溫州特色美食
溫州特色美食
馬蹄松是溫州的一種傳統美食。制作工藝復雜,主要原料為面粉和紅糖,餡料包括糖心、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做好的馬蹄松呈五刀開口,貼在2000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成品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因其形如馬蹄而且得名,深受當地民眾和游客的喜愛。燈盞糕是溫州的另一道特色小吃。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磨成的稠漿,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最后下入油鍋油炸。出鍋后口感外酥里嫩,因其迅速膨脹變形的過程類似變魔術,當地人也稱之為魔術糕。
導讀馬蹄松是溫州的一種傳統美食。制作工藝復雜,主要原料為面粉和紅糖,餡料包括糖心、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做好的馬蹄松呈五刀開口,貼在2000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成品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因其形如馬蹄而且得名,深受當地民眾和游客的喜愛。燈盞糕是溫州的另一道特色小吃。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磨成的稠漿,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最后下入油鍋油炸。出鍋后口感外酥里嫩,因其迅速膨脹變形的過程類似變魔術,當地人也稱之為魔術糕。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65694952.jpg)
溫州,古稱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超過2000年的建城歷史。唐高宗時期,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改革開放初期,溫州以其獨特的經濟地位聞名全國,被譽為“南有吳川,北有溫州”。得益于豐富的土壤、河流和海洋資源,溫州成為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溫州不僅風景優美,生物和地理資源豐富,還孕育了諸多美食,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溫州最具特色的7種美食。馬蹄松是溫州的一種傳統美食。制作工藝復雜,主要原料為面粉和紅糖,餡料包括糖心、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做好的馬蹄松呈五刀開口,貼在2000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成品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因其形如馬蹄而得名,深受當地民眾和游客的喜愛。燈盞糕是溫州的另一道特色小吃。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磨成的稠漿,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最后下入油鍋油炸。出鍋后口感外酥里嫩,因其迅速膨脹變形的過程類似變魔術,當地人也稱之為魔術糕。溫州魚丸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傳統美食。制作工藝繁瑣,外形為不規則的條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主要以新鮮鮸魚肉為原料,制作時先挑魚刺后切成條,用刀刮成魚茸,用酒、鹽和味精浸漬片刻,加白淀粉拌入姜絲蔥末均勻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魚肉彈性十足。下鍋時將魚肉用手指擠成條狀跌進沸水中,燙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時以鍋中的原湯配上米醋、蔥花和胡椒粉,口感更佳。豬油糕是溫州的一種特色糕點美食。制作工藝繁瑣,主要原料為糯米、葡萄糖、糯米粉、豆油、白糖。制作時將油、葡萄糖等用低溫柴火煮四小時,自然冷卻后包裝。然后將細糯米粉、細粳米粉放入木桶內拌勻,中間扒窩加上精鹽,取木制大蒸桶放竹箅墊底,抹上豆油,再鋪糕粉隨蓋上木蓋,蒸至糕粉呈玉白色,揭去蓋均勻放入蔥段,再加蓋蒸熟。最后在案板上鋪放潔白濕布一塊,把熟糕粉倒上,用濕布包住,撳實。翻轉過來,拍平至近6.7厘米厚,揭去布用刀切成長方形100塊即成。成品潔白晶瑩,蔥香翠綠,糯軟潤濕。長人餛飩是溫州非常著名的特色小吃。制作精細,餛飩皮很薄,餡肉用新鮮瘦肉,蓋料講究。以其色澤鮮艷、口感清鮮、底湯清冽而聞名。據傳,1930年左右,樂清人陳立標以餛飩攤開始經營,由于他個子很高,人們都稱他的餛飩為長人餛飩。隨著時代改變,陳立標的餛飩擔固定在鐵井欄口經營,幾年下來,長人餛飩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增加了蝦仁餛飩、黃魚餛飩、雞肉餛飩、牛肉餛飩等。泥鰍湯是溫州泰順縣的一道特色美食。當地人請吃飯,必會點上一道泥鰍湯。材料豐富,主要以莧菜干、土豆塊、筍干、地瓜粉等,食用時用勺子舀起來喝,紅彤彤的一碗。泥鰍湯口感豐富統一,既復雜又平衡。以前的泰順家家戶戶都會燒這道菜,山區人家對做法沒什么講究,家里有什么配料,抓起來就放到鍋里燒。溫州鴨舌是溫州的一道特備著名鹵菜美食。鴨舌風至半干,在口中細嚼,韌性十足。整根放進嘴巴咬下去,你能感覺到骨頭的存在,但細嚼起來,骨頭一點也不梗。鴨舌既有鴨肉的香味,又別具風味,讓人欲罷不能。在此之前,很多人對它不屑一顧,但精明的溫州人將其精心鹵制,成為美食。
溫州特色美食
馬蹄松是溫州的一種傳統美食。制作工藝復雜,主要原料為面粉和紅糖,餡料包括糖心、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做好的馬蹄松呈五刀開口,貼在2000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成品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因其形如馬蹄而且得名,深受當地民眾和游客的喜愛。燈盞糕是溫州的另一道特色小吃。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磨成的稠漿,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最后下入油鍋油炸。出鍋后口感外酥里嫩,因其迅速膨脹變形的過程類似變魔術,當地人也稱之為魔術糕。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