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間
湖北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間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湖北省正積極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強化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以及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同時,積極推廣利用清潔能源,科學規劃區域能源供應,優化能源使用與分配,因地制宜利用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
導讀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湖北省正積極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強化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以及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同時,積極推廣利用清潔能源,科學規劃區域能源供應,優化能源使用與分配,因地制宜利用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65891352.jpg)
湖北省自2019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這標志著全省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嚴格控制車輛排放,保護環境。此政策旨在進一步減少大氣污染物,提升空氣質量。據《湖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通知,湖北計劃通過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使全省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到2020年,湖北省的目標是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20%、20%和10%以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湖北省正積極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強化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以及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同時,積極推廣利用清潔能源,科學規劃區域能源供應,優化能源使用與分配,因地制宜利用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是另一個重要方面。這包括推進省內天然氣干線、支線聯絡線和儲氣設施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LNG資源,構建多元化供氣格局,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此外,湖北省還將有序推進“氣化鄉鎮”工程,提高天然氣通達能力。拓展培育天然氣消費市場,擴大工業、發電、交通等領域用氣規模。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達到9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超過6%。燃煤鍋爐專項整治也是行動計劃的一部分。深化燃煤鍋爐專項整治,全省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將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及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干設備等燃煤設施。同時,湖北省將優化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各市州城市2019年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優化調整,縣級城市2020年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優化調整。進一步細化高污染燃料管控類別,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明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控要求。此外,湖北省還將淘汰老舊燃煤機組,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對達不到當年國家標準的煤電機組堅決予以關停。及時關停拆除“僵尸機組”,二年以上不運行機組,不再安排優先發電計劃;三年以上仍不運行機組,動員企業主動申請關停并核銷容量。鼓勵小型供熱機組盡早退出運行。大力淘汰關停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對于關停機組的裝機容量、煤炭消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允許進行交易或置換,可統籌安排建設等容量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強化煤炭消費管控是行動計劃的另一關鍵環節。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研究制定推進山區替代能源項目建設的意見,開展潔凈煤試點工作,積極推廣使用潔凈煤。年用煤量大于1000噸的煤炭使用單位應建立用煤臺賬,健全煤炭質量管理體系。重點用煤企業要有優質煤儲備,作為應對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措施。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制定實施工作方案,滿足居民采暖用電需求,鼓勵推進蓄熱式等電供暖。支持“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各地政府統籌協調“煤改電”、“煤改氣”建設用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最后一個重要措施。大力開發、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實現重點用能行業、設備節能標準全覆蓋。進一步健全能源計量體系,持續推進供熱計量改革。擴大綠色建筑覆蓋范圍,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鼓勵開展農村住房節能改造。
湖北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間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湖北省正積極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強化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以及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同時,積極推廣利用清潔能源,科學規劃區域能源供應,優化能源使用與分配,因地制宜利用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