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種觀點: 法律分析:1、受傷后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要求賠償。2、施工單位的員工,只是未簽勞動合同的話,可以向施工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3、工傷認定完后,再做勞動能力鑒定,核算工傷賠償額,主張單位賠償。4、一經工傷認定后,主張拿到醫療費,等到傷殘鑒定出來后,再主張拿一次工傷傷殘和醫療補償金。5、如果施工單位臨時雇請的短工,只能向當地法院按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起訴,起訴雇傭單位,主張賠償醫療費、醫療費等。6、在一般的情況下,包工頭都會承認民工工地受傷的事實,只是按照人身損害賠償,賠償數額沒有工傷的賠償數額高。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3種觀點: 打官司可以贏得合理賠償,無論是工傷還是人身損害。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工資等,可通過勞動仲裁申請索賠。人身損害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賠償金等,需在一年內提起訴訟。及時認定工傷或通過人身損害程序處理,以獲取合理賠償。法律分析打官司可以打贏。1、你的傷害是工傷造成的,如果你與單位有勞動關系,建議盡快認定工傷程序處理。工傷造成傷害(達到殘疾)的賠償項目:工傷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及護理費、交通食宿費、傷殘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間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費等。如協商索賠無果,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索賠。2、如果沒有勞動關系,建議通過人身損害程序處理。造成重傷致傷殘的賠償項目:醫療費、住院費、交通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誤工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后續治療費、輔助器材、器具、鑒定費等費用不管是工傷程序與還是人身損害程序時效均為一年,過了時效,法院無法支持你的訴訟請求。拓展延伸工人工傷索賠:維權攻略與法律途徑工人在遭受嚴重工傷后,企業拒絕賠償的情況下,尋求維權是至關重要的。工人可以采取一系列維權攻略和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首先,工人可以尋求勞動仲裁機構或法院的幫助,提起工傷賠償訴訟,通過法律手段爭取應有的賠償。同時,工人還可以尋求勞動保障部門或工會的支持,他們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協助工人維權。此外,工人還可以與其他受害者聯合起來,共同維權,增加維權的力量和聲音。維權過程中,工人應保留相關證據,如醫療記錄、工傷鑒定報告等,以便證明工傷的事實和損失的程度。總之,工人需要積極行動,利用各種法律途徑和維權攻略,堅決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結語打官司可以打贏,無論是工傷還是人身損害,您都有權爭取應有的賠償。工傷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工資補償、傷殘補助金等,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撫慰金等。如果協商無果,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人身損害程序申請賠償。但請注意,時效為一年,過了時效將無法訴訟。工人維權需要積極行動,尋求法律援助和支持,保留相關證據,共同維權,捍衛自己的權益。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八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