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包括刑事被告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以及其他對刑事被告人應負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成年被告人的近親屬如愿意代為承擔賠償責任,司法機關應予準許。
法律分析
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是指對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依法負有賠償責任,而被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起訴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被告人包括以下幾類情形:
(1)刑事被告人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通常就是刑事訴訟的被告人,即可能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這里的刑事被告人不僅是指那些被定罪量刑、被追究了刑事責任的人,而且也包括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其他共同致害人由于行為輕微或其他法律規定的原因,雖然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其致害行為造成物質損失的,仍然負有賠償責任,應當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2)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承擔法律規定的監護義務,其特定的法律地位決定其應當盡到監護職責,所以當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實施危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時,法定代理人或者監護人應當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承擔賠償責任;(3)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刑事被告人被判處死刑并且已尼被執行死刑的情況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應當是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遺產繼承人本人雖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也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其既然繼承了犯罪人的財產,就意味著也要承擔犯罪人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
(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其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物質損失,仍然需要賠償,刑事被告人本人雖然死亡無法承擔賠償責任,但其遺產繼承人繼承了刑事被告人的遺產,根據法律規定自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因而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5)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除了上述幾類應當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以外,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也負有賠償責任。另外,附帶民事訴訟的成年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其近親屬自愿代為承擔的,司法機關應當準許,其近親屬可以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結語
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身份包括刑事被告人及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以及其他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如果成年被告人的近親屬自愿代為承擔賠償責任,司法機關應當準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 分則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一)死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審程序 第二百三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是什么?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是什么?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是什么?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是什么? 為你推薦 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中,如果一個被告人已經賠償了受害人,其他被告人是否還需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中,如果一個被告人已經賠償了受害人,其他被告人仍需承擔賠償責任。這是因為民事責任是獨立于刑事責任存在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各自獨立,不會互相影響。即使一個被告人已經承擔了部分賠償責任,其他被告人仍需負擔其應賠償的部分。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犯罪分子應當對其犯罪造成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依法提起民事訴訟。”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兩個以上的人侵害同一民事權益,給權益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4.《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規定:“多人侵權,致使同一權利人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即使被告人已經賠償了受害人,其他被告人仍需承擔其應賠償的部分,這是法律規定的。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7 原告怎么確定損害賠償責任 如果是侵犯人身權的,賠償責任如下: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收款憑證進行確定;2、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4、護理費以及住宿費等。侵犯財產的,則按照財產的實際損失賠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孫旭權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1-11-14 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是否一定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被認定有罪,不一定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民事賠償責任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認定。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是分開認定的。”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九條規定:“因犯罪行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的,受害人可以在民事訴訟中請求賠償。”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被告人被判刑事責任的,受害人可以在民事訴訟中起訴請求賠償。”綜上所述,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被認定有罪,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受害人可以在民事訴訟中請求賠償。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