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首付的情況,可以通過簽署書面協議和留好付款憑證來留下證明,不要支付現金,要有據可查,如銀行付款流水單或收款收據。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父母出首付應該怎么樣留證明 父母出首付應該怎么樣留證明 父母出首付應該怎么樣留證明 父母出首付應該怎么樣留證明 為你推薦 怎么證明首付款是父母出資 法律分析:對于父母出首付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留下證明:1、簽署相關書面協議;2、留好付款憑證,不要支付現金,要有據可查。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財產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吳曼怡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一般父母出首付怎么留證明 父母出首付可以保留夫妻與父母所簽署的相關買房聲明,以及房屋買賣合同或者銀行的轉賬記錄作為相關的證明,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要求的證據都可以作為父母出資購房的證明,包括以下幾個證明1、夫妻雙方的認可陳述;2夫妻雙方與父母簽署的買房聲明;3、房屋買賣認購合同;4、房屋銷售人員的證人證言;5、錄音錄像;6、首付款銀行轉賬記錄;7、稅收繳納銀行轉賬記錄;8、貸款還款銀行轉賬記錄;9、夫妻雙方認可父母出資購房的聲明等等。一、首套房二手房首付比例是多少?二手房貸款首付比例分以下情況:1、在首套房的情況下,購買新房并且面積不超過90平米的繳納首付可以最低為20%;2、在二套房的情況下,購買房產的最低首付為50%;3、三套房的情況,需要貸款的銀行根據房價的情況可以不予與貸款;4、其他的情況最低首付為30%。根據該市新政的規定,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最低為20%該市新政核心的內容:1.對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進行調整,商品房首付款的金額由不低于總房款的30%調整為不低于總房款的20%;二手房首付款的金額由不低于總房款的40%調整為不低于總房款的30%.2.取消對第二次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40%的限制.3.夫妻雙方均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再次購買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執行調整后的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二、二手房買賣交易流程有哪些?1、買賣雙方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買方了解房屋整體現狀及產權狀況,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2、如賣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買方可以交納購房定金(交納購房定金不是商品房買賣的必經程序),買賣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或稱房屋買賣契約)。買賣雙方通過協商,對房屋坐落位置、產權狀況及成交價格、房屋交付時間、房屋交付、產權辦理等達成一致意見后,雙方簽訂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買賣合同。3、買賣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接受審查。買賣雙方向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手續后,管理部門要查驗有關證件,審查產權,對符合上市條件的房屋準予辦理過戶手續,對無產權或部分產權又未得到其他產權共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拒絕申請,禁止上市交易。4、立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根據交易房屋的產權狀況和購買對象,按交易部門事先設定的審批權限逐級申報審核批準后,交易雙方才能辦理立契手續。現在北京市已取消了交易過程中的房地產賣契,即大家所俗稱的“白契”。5、繳納稅費。稅費的構成比較復雜,要根據交易房屋的性質而定。比如房改房、危改回遷房、經濟適用房與其它商品房的稅費構成是不一樣的。6、辦理產權轉移過戶手續。交易雙方在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完產權變更登記后,交易材料移送到發證部門,買方憑領取房屋所有權證通知單到發證部門申領新的產權證。7、對貸款的買受人來說在與賣方簽訂完房屋買賣合同后由買賣雙方共同到貸款銀行辦理貸款手續,銀行審核買方的資信,對雙方欲交易的房屋進行評估,以確定買方的貸款額度,然后批準買方的貸款,待雙方完成產權登記變更,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后,銀行將貸款一次性發放。8、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付清所有房款,賣方交付房屋并結清所有物業費后雙方的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全部履行完畢。 吳莉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11-25 父母出首付怎么留證明? 法律分析:對于父母出首付的情況,可以通過簽署相關書面協議;留好父母付款的憑證;可以告訴父母不要支付現金,要有據可查。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常樂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