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商業信譽好、經營規模大的賣家,同城交易更安全。確認賣家聯系方式有效,注意支付方式安全。選擇知名交易平臺,避免通過搜索引擎進入網站。警惕仿冒銀行網站,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需謹慎對待不熟悉的網站,防范網絡詐騙。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如何提高網絡購物的風險意識? 網上購物有什么風險? 網上購物有哪些風險 網上購物風險該怎么防范? 為你推薦 網上購物風險該怎么防范? 網上購物風險防范:交易對象:選擇商業信譽好、經營規模大、好評高的賣家。交易平臺: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好的網購平臺比如淘寶、京東等。交易標的:選擇適合長途運輸的商品。【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孫旭權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1-11-19 如何提高網絡購物的風險意識? 法律分析:網絡購物存在多種風險,如虛假宣傳、欺詐交易等。消費者在購物時需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對商家的認知和防范措施。法律依據: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一條:消費者有權依法獲得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2.《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為消費者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欺詐對方。提高網絡購物的風險意識,消費者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正規、信譽好的電商平臺或商家進行購物。2.購物前詳細了解商品的信息及商家的服務承諾。3.認真閱讀商品的評價及評論,了解其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4.不輕信虛假宣傳或低價促銷,謹防欺詐交易。5.在購物前,仔細閱讀網店條款、收貨地址、退換貨政策等相關信息。只有提高網絡購物的風險意識,才能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6 網上購物風險怎么防范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防范: 1、交易對象:選擇商業信譽好、經營規模大、商業信用度高、網民普遍評價優的賣家,這樣會把交易風險降到最低。在本地能買到的東西,最好選擇同城交易,以便更容易核實賣方的真實情況,一旦商品質量有問題或遭受欺詐,保修、退換、與賣方交涉也方便,并可大大降低維權成本。 對象確認原則:在交易時,一旦取得賣家的聯系方式,應該及時與賣家取得聯系,注意觀察一下賣家的聯系方式是否穩定、有效,這樣有助于對賣家的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對賣家提供的付款方式心存疑慮的話,可以請賣家提供一個能聯系到的固定電話,在不同時期、分不同時間段打電話以確認其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部分地區的小靈通電話與固定電話的號碼相似,但可以通過對方地區的查號臺進行確認。 2、交易平臺:選擇知名的商家自身設置的網站、網絡平臺或信譽好的中介網站,最好選擇居住地的網站,對比較生疏、冷僻的網站要有充分的防范意識。尤其對聲稱是境外、國外的網站更要提高警惕。在進行網上業務時,要通過正確的程序登錄網站,要直接根據官方或商家正式公布的網址登錄,避免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地址或其他網站的鏈接間接進入,更不要輕信任何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和短信等方式索要帳戶和密碼的行為。 比如今年春節期間,一些不法分子試圖利用仿冒的銀行網站騙取銀行用戶的帳號和密碼。自去年年底網上出現假冒的中國銀行網站后,相繼又出現了多家銀行的假冒網站,其網址只和銀行真的網站相差一個字母。如果不認真識別,很容易上當受騙。因而在登錄網站時要謹慎,切莫上了仿冒網站的當。 3、交易標的:盡量不買高額大件商品,這樣可避免大的損失。網上購買切莫貪便宜,對那些價格和價值完全背離的商品要謹慎,容易有問題的商品比如二手手機類商品謹慎購買。在購買商品時,要仔細閱讀賣家的商品描述以了解物品的基本情況,詢問是否支持退貨、換貨,并保存當時的交易內容、網頁等證據,以便日后有據可依。 4、交易方式:建議采用安全的交易方式,如郵局匯款或第三方監督。高額交易可通過值得信賴的第三方控制付款流程,來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其方式是:確定交易后,買家匯款給第三方并由第三方保管該款項,賣家發貨給買家,買家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物品進行驗收,作出認可或拒絕。如果買家認可了物品,第三方則將匯款給賣家。 交付方式: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或當面交易的方式,這種先驗貨后付款的交易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你的利益。如果是異地交易需要先付款后發貨的話,一般會有郵局匯款和銀行匯款等方式。郵局匯款因為是匯到對方的固定地址,相對比較安全。無論是何種方式的匯款和劃帳,應確認收款人的姓名是否與原交易方為同一人。如果賣家提供的是他人的帳戶,切不可匯款,除非有賣家的確認依據。否則一旦賣家否認,將極為被動。 5、證據保全:在網上保存交易記錄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有效方法。在交易前可以向對方提問,把物品的各種情況問清楚,詢問對方是否可以退貨或換貨,要求對方作出文字性的回復,如郵件或者QQ在線答復,這樣可以保留答復內容。如果在和賣家的交流過程中,賣家就商品和服務做出過某種承諾的話,應保留當時的網頁或其他交流證據作為憑證。當完成交易后,應保管在交易過程中的一切憑證,如匯款單據等,并要求賣家開具購貨憑證,提供維修保障,同時保留與賣家的往來郵件,以備不時之需。核實對方身份和電話、通信地址,多通過郵件聯系,保留網上交易和往來記錄,將為自己日后可能進行的維權行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6、交易原則:“謹慎”的原則和“保密原則”。在匯款和交易之前,謹慎是必要的,不能為了貪小便宜而失大利;對自己的銀行帳號、密碼等注意保密。保持警惕是最好的防范措施。做好交易記錄,對異常動態保持高度警惕,如發現有任何可疑的活動應立即采取措施如更改密碼、向有關管理人員舉報。密碼應避免與個人資料有關系,不要選用諸如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作為密碼。建議選用字母、數字混合的方式,以提高密碼破解難度。密碼應妥善保管,并經常更改。避免使用公共場所的電腦、避免共享個人筆記本電腦中的數據、及時升級殺毒軟件將大大減少泄密的機率。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四條 陳迪新律師 執業24年 資質認證 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