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維權措施:與培訓機構簽訂合同時應注意退費條款;對亂收費可向物價部門投訴,欺詐可向工商部門或消協投訴,違約可起訴;新消法規定消費者有七天無理由退貨權益。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培訓機構如果亂收費扣費 消費者如何維權 培訓機構如果亂收費扣費 消費者如何維權 培訓機構如果亂收費扣費 消費者如何維權 培訓機構如果亂收費扣費 消費者如何維權 為你推薦 培訓機構如果亂收費扣費 消費者如何維權 法律咨詢:我在3月12號左右在北大青鳥報了一個網絡營銷的培訓,學費是12800,后來發現懷孕了,需要辦理準生證等相關事情,于是跟學校方面商量說先不上課,把事情辦完再上課。前幾天我去學校上了兩天的課程,大概是8個課時,覺得該課程實用性不大,于是要求退學退費,校方說由于我是辦理了休學的,如果再退學要扣除檔案費,退檔費,教材費和課時費,大概能退4000元。我想問下北大青鳥的這種做法是否損害了我的權益,我該怎么維權?律師給予以下解答:遇鵬律師:1、你是否與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合同,若有合同請仔細閱讀合同,尤其是退費條款的約定。 2、若培訓機構存在亂收費、收費標準過高的情況,可以向物價部門投訴3、若培訓機構存在欺詐消費者情況,可以向工商部門或消協投訴4、若培訓機構存在違約情況,可以到法院起訴。單民強律師:你好,首先要看你與學校之間有無書面合同約定以及有無盡到事先告知該課程具體培訓情況及達到的效果情況,如果其告知與實際課程培訓情況不一致,則培訓機構存在一個夸大宣傳,誤導客戶的違約行為,如果對是否退費無具體書面約定,則在扣除已實際發生的費用后,當退運還剩余學費。對于學校不退學費的行為,你可以起訴索要。法律知識小講堂:新消法為消費者增加哪些權益?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年實施。新消法內容包括消費者、經營者、消協等等。新消法的實施,對消費者有何影響。最新消法規定了消費者在“冷靜期”里行使后悔權,和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等等。消費者多了哪些權益?一、消費者網購商品維權有法可依1、消費者可以7天內無理由退貨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第二十五條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按照新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等方式購買產品可“七日內無理由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盡管可以無理由退貨,但是消費者也需要為“反悔”埋單,承擔退貨運費。2、新消法嚴格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第二十九條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新消法對于收集和使用消費者信息規定非常嚴格,“必須正當,必須有必要,必須明示,必須經本人同意,必須嚴格保密,必須承擔法律后果”。二、強化經營者義務在新消法中,對于經營者的義務進行了強化。這其中包括將舉證責任轉移給經營者,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對如何約束合同的格式條款進行規定,以及對經營者應何時召回產品進行規定等。1、經營者須承擔舉證責任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2、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3、規定約束合同的格式條款第二十六條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4、對經營者應何時召回產品進行規定第十九條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三、消協可提公益訴訟新消法對于消費者協會的身份、職能等方面也進行了修改。據介紹,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針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第三十六條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第三十七條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第四十七條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王洋洋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3-07-30 培訓機構亂收費向誰投訴 法律分析:若培訓機構存在亂收費、收費標準過高的情況,可以向物價部門投訴,若培訓機構存在欺詐消費者情況,可以向工商部門或消協投訴,若培訓機構存在違約情況,可以到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 收費單位違反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級價格、財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收費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查處。1、擅自制定收費標準的;2、不執行規定收費標準和減免政策的,或者采取分解收費項目、增加收費頻次、延長收費時限、擴大收費范圍等方式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3、已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或者停止執行的收費標準仍然收費的;4、未按照規定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的;5、其他違反收費管理規定的。 余志亮律師 執業10年 資質認證 2022-01-25 培訓機構違規收費向哪里投訴 法律分析:1、你是否與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合同,若有合同請仔細閱讀合同,尤其是退費條款的約定。2、若培訓機構存在亂收費、收費標準過高的情況,可以向物價部門投訴3、若培訓機構存在欺詐消費者情況,可以向工商部門或消協投訴4、若培訓機構存在違約情況,可以到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九條 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 陳博揚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