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導致山體滑坡,可申請拆遷。搬遷需填寫申請,直接到鄉建辦辦理。縣級政府可采取措施保障農村村民有所居。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農村山體滑坡搬遷補償政策 山體滑坡國家怎么補償 山體滑坡了能申請房屋搬遷嗎 山體滑坡能申請拆遷嗎 為你推薦 山體滑坡因山體滑坡房屋可以申請拆遷嗎 可以。山體滑坡房屋搬遷需填寫要申請。因為地質災害造成的房屋拆遷,直接到鄉建辦去辦理填寫村鎮建設用地規劃選址申請書。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一、河南省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河南省政府出臺了《河南省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明確要求,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各地要以縣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少于一畝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34平方米;人均耕地一畝以上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67平方米;山區、丘陵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200平方米。二、宅基地的法律規定關于宅基地的規定:宅基地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集體召開會議統一進行討論審批分配。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一處以外的宅基地法律不予保護,但因繼承房屋得到多處宅基地的可以按照規定登記發證。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三、關于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怎么認定對于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認定為:1、農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應當認定有效;2、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如果符合關于有效合同其他要件,應當依法認定為有效合同;3、農村本經濟集體組織成員與城鎮居民之間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唐玉娟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2-12-07 農村山體滑坡搬遷補償政策 法律分析:一、農村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二、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三、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四、二層及及以上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符志峰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01-21 山體滑坡能申請拆遷嗎 可以申請。山體滑坡房屋搬遷需填寫要申請。因為地質災害造成的房屋拆遷,直接到鄉建辦去辦理填寫村鎮建設用地規劃選址申請書。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一、女兒分戶可分宅基地嗎?分情況而定。依據相關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所以在女兒已經結婚并在他處已經取得宅基地的情況之下,分戶時女兒是不可以分宅基地的。若沒有取的宅基地的,女兒在分戶時可以分宅基地。二、戶口不在本村蓋了房能確權嗎戶口不在本村蓋了房,不可以確權。只有屬于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可以申請該村的宅基地并獲得確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三、農村宅基地新政策確權后繼承有關規新規可以說是有了較大的改變,其中一個最直接也最大的改變是城鎮戶口子女是可以繼承父母在農村的宅基地的。但是,這里是有規定的,第一,關于戶口和父母在一起,宅基地統計是否會受影響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分開解讀,因為按照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也就是一戶一宅。按照上面的規定,一戶是只能有一片宅基地的,比如說自己戶口和父母在一起,那等于是一戶,所以原則上是不允許再有宅基地的,再有也并不會得到確權。也就是說,當自己符合當地的建房規定,建了新房,但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么自己新建的房子也是可以得到確權的,但如果不符合當地規定,比如說違建,在不合當地規定的農耕田上建房等等,這些仍然不會得到確權。第二,關于宅基地繼承的問題,關于農村宅基地最大的一個調整,是城鎮戶口的子女,可以繼承父母在農村的宅基地。這在以前是不可以的,所以說這是個很大的調整。這表明,雖然自己的戶口遷出農村了,雖然自己是城鎮戶口,但是仍然可以繼承農村父母的宅基地,并且給予辦理不動產登記。這解除了不少人的疑惑,同時也讓很多人放下心來。【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王長玉律師 執業16年 資質認證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