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使用過的商品商家屬于欺詐,消費者除要求退還貨款外還可主張3倍貨款的賠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商家把別人穿過的衣服作為新衣服出售,存在欺詐行為,可以按照上述規定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對在不同情況下,消費者應向誰要求賠償有具體規定: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2、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3、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4、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因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擔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5、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利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索賠,也可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索賠;6、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益利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索賠。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7、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索賠。展銷會結束后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求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 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 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買到有使用痕跡的東西賠償 買到有使用痕跡的東西賠償 買到有使用痕跡的東西賠償 買到有使用痕跡的東西賠償 為你推薦 得物買到瑕疵品能要求賠償嗎 法律分析:由于商品的瑕疵質量問題不足以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為維護交易的穩定,一般不支持消費者要求退貨,而支持銷售者予以更好的商品。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該瑕疵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除外。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姜遠波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得物上買到瑕疵品賠償規定 法律分析:產品瑕疵的話,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據此,產品瑕疵的賠償以實際損失為限。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姜玉萍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