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方負責工程,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責任;承包方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發包方承擔工傷保險責任;非法承包工程發生工傷事故,工傷待遇由分包方或承包方承擔。根據最高法院解釋,如果分包單位有資質,則賠償責任由其承擔;如果分包單位無資質,則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連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由承包方承擔責任。
筑施工單位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使用勞動者的承包方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由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發包方承擔工傷保險責任。非法承包建筑工程發生工傷事故,勞動者的工傷待遇應當由分包方或者承包方承擔。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就是說如果分包單位有相應的資質,賠償責任應當由分包單位承擔,如果分包單位沒有相應的資質,那么總承包單位應當與分包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拓展延伸
建筑工人施工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問題
建筑工人施工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問題是一個涉及法律、責任和賠償的復雜議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建筑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受傷時,責任的劃分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施工單位應承擔一定的責任,包括提供安全培訓、配備必要的安全設備等。其次,如果建筑工人自身存在違反安全規定或操作不當等行為,也會對責任劃分產生影響。最后,監理部門和業主也有一定的監管責任。在確定責任后,賠償問題也需要綜合考慮受傷程度、工資損失、醫療費用等因素進行合理補償。建筑工人施工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問題需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以確保公正和合理的解決方案。
結語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建筑工人施工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承包方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包括提供安全培訓和必要的安全設備等。如果分包單位具備相應資質,賠償責任應由其承擔;如果分包單位沒有相應資質,總承包單位應與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此外,施工工人自身的違規行為也會影響責任劃分。最終的賠償應綜合考慮受傷程度、工資損失、醫療費用等因素進行合理補償。建筑工人施工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以確保公正和合理的解決方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章 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條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造成第三人損害或者自己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法 律 責 任 第六十六條 建筑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造成的損失,建筑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法 律 責 任 第七十一條 建筑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對建筑安全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建筑行業工傷責任問題 建筑行業工傷責任問題 建筑行業工傷責任問題 建筑行業工傷責任問題 為你推薦 工傷對建筑企業資質的影響 法律分析:有影響,建筑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對建筑安全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建筑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依據:《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二、規范規劃編制審批(一)嚴格按照中央精神,依法依規編制和審批國土空間規劃,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行編制審批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等空間規劃,不再出臺不符合新發展理念和“多規合一”要求的空間規劃類標準規范。(二)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編”“審”分離機制。規劃編制實行編制單位終身負責制;規劃審查應充分發揮規劃委員會的作用,實行參編單位專家回避制度,推動開展第三方獨立技術審查。 (三)下級國土空間規劃不得突破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管控要求。各地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審批其他各類規劃,不得以其他規劃替代國土空間規劃作為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規劃審批依據。(四)規劃修改必須嚴格落實法定程序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征求利害關系人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實行集體決策。不得以城市設計、工程設計或建設方案等非法定方式擅自修改規劃、違規變更規劃條件。三、嚴格規劃許可管理(一)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嚴格按照國土空間規劃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未取得規劃許可,不得實施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不得以集體討論、會議決定等非法定方式替代規劃許可、搞“特事特辦”。(二)嚴格依據規劃條件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開展規劃核實。規劃核實必須兩人以上現場審核并全過程記錄,核實結果應及時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無規劃許可或違反規劃許可的建設項目不得通過規劃核實,不得組織竣工驗收。(三)農村地區要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和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加強用地審批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堅持農地農用。嚴禁借農用地流轉、土地整治等名義違反規劃搞非農建設、亂占耕地建房等,堅決杜絕集體土地失管失控現象。 劉強律師 執業10年 資質認證 2022-08-04 建筑工地工傷責任劃分 法律分析:在工傷事故中除交通事故以外,其他事故是不劃分責任的。工傷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使因為職工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工傷,用人單位同樣要承擔職工的工傷賠償。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劉繼軍律師 執業16年 資質認證 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