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專利權人向外國申請專利,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表決通過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刪除了現行專利法關于向外國申請專利須先申請中國專利的規定,規定申請人可直接申請外國專利,但必須遵守我國的有關保密制度。 現行專利法規定,在我國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須先申請中國專利。為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修改后的專利法對此作出修改,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提出專利國際申請,但任何單位或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事先報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進行保密審查。 對違反此規定向外國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不授予專利權。 修改后的專利法同時規定,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中國單位或個人在國內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可以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我國專利申請人有望直接申請外國專利 我國專利申請人有望直接申請外國專利 我國專利申請人有望直接申請外國專利 我國專利申請人有望直接申請外國專利 為你推薦 國外專利申請的兩種途徑 1、直接到某個國家申請申請人可通過國內代理機構委托國外代理機構(一般為國內代理機構的合作方)到某個國家進行專利申請,申請人需要向各個國家單獨遞交申請,各個國家的專利部門需要對專利獨立進行審批,該方式為傳統方式,適用于專利申請所涉及的國家較少的情況;2、PCT申請PCT,是PatentCooperationTreaty的縮寫形式,意為專利合作條約,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它規定了各個成員國之間在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等方面的合作事項,該方式尤其適用于同時到多個國家申請專利的情況,可以有效的節約程序及費用;3、傳統申請方式與PCT申請方式的圖示:一、關于優先權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規定:已經在巴黎公約的一個成員國正式提出專利申請的申請人,如果在一定期限內又向其他國家提出專利申請,該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上述優先權的期限,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為12個月,外觀設計專利為6個月,所以申請人在申請國外專利之前一般需先申請國內專利,在國內專利的申請日起,上述優先權期限內,再遞交國外申請(包括單獨遞交某個國家的申請,或遞交PCT申請),并享有國內專利的優先權。二、關于PCT申請程序1.國際階段國際階段是國際申請審批程序的第一階段;它包括國際申請的受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和國際公布等必經程序以及可選擇的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中國申請人可直接通過代理機構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國際申請,國際階段中除國際公布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統一進行外,其它程序都在中國專利局進行。形式審查,是指中國國家專利局對申請人提交的國際申請文件是否合乎PCT的要求、有關文件是否是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申請人是否足額交納了有關費用等事項進行審查。國際檢索是指中國國家專利局按PCT的規定對國際申請主題進行檢索,找出與其相關的已注冊專利并指明其相關程度,通常中國專利局在自國際申請日起4個月內作出國際檢索報告。國際初步審查是指中國專利局根據申請人的請求對國際申請進行審查,并對申請人的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提出初步的、無約束力的意見;通常中國專利局在收到國際初步審查要求之日起9個月內作出國際初步審查報告。2.國家階段國家階段是國際申請審批程序的第二階段,國家階段是由申請人所選定國家的專利局分別進行。在國際階段中未在自優先權日起十九個月內要求國際初步審查的國際申請,其進入國家階段的期限是自優先權日起20個月;在自優先權日起十九個月內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的國際申請,其進入國家階段(選定局)的期限是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在國家階段,受理該國際申請的受理局必須按各指定國的規定向各指定國的專利局遞交國際申請文件的譯本和繳納規定的費用。 羅仰俠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11-30 向國外申請專利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向多個國家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個人或單位作出發明創造后可以先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國家申請。然后, 在優先權期限內提出國際申請, 并要求優先權。這樣,申請人在優先權期限內考慮是否有必要向外國申請專利, 通過什么方式提出申請, 以及為提出申請進行必要的準備。對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向專利局申請專利或者在國際申請中指定中國,并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后,委托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專利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專利代理機構在接受申請人委托后,應當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有關文件送交專利局備案。中國居民或者國民按照本辦法向國際局遞交國際申請的,其主管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是中國專利局。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條 申請專利和行使專利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濫用專利權損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濫用專利權,排除或者限制競爭,構成壟斷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處理。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客觀、公正、準確、及時的要求,依法處理有關專利的申請和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整、準確、及時發布專利信息,提供專利基礎數據,定期出版專利公報,促進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在專利申請公布或者公告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對其內容負有保密責任。 孔令抄律師 執業15年 資質認證 2022-12-23 依我國專利法不能授予專利的領域 依我國專利法不能授予專利的領域有:原子核變換方法、科學發現、動物和植物品種、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方法、疾病的治療方法等。但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除外?!痉梢罁俊吨腥A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現;(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原子核變換方法以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孫旭權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