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行為需立即停止銷售,收邀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消除商標上的侵權標識,銷毀作案工具。侵權者可面臨50%以下非法經營額罰款或侵權所得五倍以下罰款,賠償受害人損失。商標所有權人與加盟者需協商使用商標。商標侵權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對商標侵權有明確的處罰措施,行政罰款和民事賠償可同時適用。
法律分析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邀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在商標上的侵權商標;
4、收邀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責令并監督銷毀物品;
6、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
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便使用別人的注冊商標的,如果想要加盟該店使用商標的話,那也得跟商標所有權人協商才行。像是情節特別嚴重的商標侵權行為,就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目前我們國家對屬于商標侵權這種行為有非常明確的處罰的措施規定,從行政角度上來說的話,會采取具體的行政罰款等處罰的措施,而在民事角度上來說的話,對于相關的受害者來說的話,關于自身的一些損失,完全是可以要求對方對其進行一定的賠償的。
拓展延伸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與懲罰措施
商標侵權是指未經授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或與已注冊商標相似的標識,侵犯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商標侵權將承擔法律責任并受到相應的懲罰措施。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民事責任方面,商標權利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而刑事責任則涉及刑法的規定,侵權人可能面臨罰款、拘留、有期徒刑等處罰。此外,行政處罰也是商標侵權的懲罰措施之一,相關部門可以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暫扣侵權商品等。綜上所述,商標侵權行為將承擔法律責任,并可能面臨民事、刑事以及行政處罰等不同形式的懲罰措施。
結語
商標侵權行為嚴重侵害了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此應采取嚴厲措施。首先,要責令立即停止銷售,并收回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消除商標上的侵權痕跡。同時,要收回并銷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其他作案工具。此外,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可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并要求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商標侵權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的注冊商標權益。如情節嚴重,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對商標侵權行為有明確的處罰措施規定,從行政、民事和刑事角度進行懲罰,并保護受害人的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9修正):第一章 總 則 第三條 經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本法所稱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本法所稱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的特殊事項,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9修正):第一章 總 則 第十七條 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商標侵權的處罰有哪些? 商標侵權的處罰有哪些? 商標侵權的處罰有哪些? 商標侵權的處罰有哪些? 為你推薦 商標侵權處罰標準是什么 一、商標侵權處罰標準是什么1、商標侵權處罰標準如下:(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2)收邀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4)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5)如果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利行為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并監督銷毀侵權商品;(6)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三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人民法院審理商標糾紛案件,應權利人請求,對屬于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除特殊情況外,責令銷毀;對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責令銷毀,且不予補償;或者在特殊情況下,責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進入商業渠道,且不予補償。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不得在僅去除假冒注冊商標后進入商業渠道。二、商標侵權怎么認定商標侵權的認定如下: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2、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4、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5、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6、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7、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彭宗輝律師 執業3年 資質認證 2022-08-02 商標侵權一般怎么處罰 商標侵權的罰款,根據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的情節而定。商標侵權一般罰款在五千元以上,情節惡劣嚴重的,罰款會更高。第一,商標侵權需要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侵犯商標權的民事責任有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和消除影響。行為人如果侵犯商標權,人民法院依法對行為人判決相應的處罰。引起商標侵權糾紛的,行為人可協商解決,協商未果的,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處理,或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此時,行為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是行政責任,侵犯商標權的行政責任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或者銷毀制造侵權商品的工具,同時,有關部門可以對行為人進行罰款。沒有經過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同意,擅自在同種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的,并且情節惡劣的,處罰程度相應的要更嚴重,除了要判處有期徒刑以外,還要對當事人進行罰款。第二,商標侵權最嚴重的情節,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侵犯商標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協商,若是協商沒有結果,可對其當事人提起訴訟或要求賠償,當事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出現商標侵權的糾紛案件時,可以請律師進行協商調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賈寶驊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13-06-29 商標侵權一般罰款多少 法律分析:商標侵權由于導致消費者誤認,損害公共利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行政處罰,包括責令停止侵權、并可處以罰款。即工商行政機關對商標侵權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時,在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同時,可以對是否并處罰作出選擇。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第六十條?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周忠勝律師 執業7年 資質認證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