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與用人單位對賠償事宜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則可以通過以下法律途徑來解決: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這又分三種情況:一是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二是經仲裁后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執行的,勞動者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三是屬于勞務欠款類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解除勞動合同孕婦怎么賠償 公司解散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賠償 公司與孕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為你推薦 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經濟性裁員為由,與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該規定,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向女職工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計算方法是:按照用人單位與女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的月工資乘以用人單位違反法定解除條件的月數。如果用人單位與女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的月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賠償金。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分娩、哺乳等原因降低其工資、提前終止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該規定,造成女職工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責任的具體內容和標準由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如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來電咨詢13146663812,安啟博律師竭誠為您解答。 安啟博律師 執業1年 資質認證 2024-01-06 公司與孕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法律分析:公司與孕婦不能解除勞動關系,根據法律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各單位在執行國家退休制度時,不得以性別為由歧視婦女。 劉娜律師 執業11年 資質認證 2022-04-27 解除勞動合同孕婦怎么賠償 法律分析: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按照工作年限支付補償款,用懷孕女職工的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資計算得出。在懷孕期間是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違法解除需要支付賠償金。但是如果女職工經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并耽誤公司工作進度的可以搜集證據,進行面談,勸其自動選擇離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以解除勞動合同。 朱培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