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涉及明知和應知兩種主觀過錯,可以通過“通知和移除”規則推定明知。共同軟件著作權侵權構成連帶責任,為減輕侵權人責任,建議設置軟件著作權侵權制度,使侵權人與直接侵權人各自承擔責任。這將有利于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法律分析
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軟件著作權侵權是指行為人本身并沒有直接實施他人的軟件著作權權能,但卻幫助、誘導或放縱他人實施直接軟件著作權侵權的行為。在軟件著作權侵權中,須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構成要件。主觀過錯包括兩種:一是明知。明知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侵權人自認明知。第二,通過“通知和移除”規則推定。任何一個“理性的”的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人都不會自動承認明知。因此,只能通過“通知和移除”規則推定其明知。
二是應知。應知是指即使權利人沒有發出過軟件著作權侵權的通知,如果被侵權的事實已經像一面鮮亮的紅旗在行為人面前公然飄揚,以至于處于相同地位的理性人不可能意識不到軟件著作權侵權。如果行為人采取“鴕鳥政策”,視而不見,就存在著過失。
軟件著作權侵權與共同侵權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有三:一是主體的復合性,要求具有兩個以上的主體;二是有著意思關聯或行為關聯,要求加害人之間有著意思聯絡或行為關聯;三是加害行為與結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軟件著作權侵權有可能同時也構成共同軟件著作權侵權,主觀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侵害他人的著作權,但仍然在幫助、誘導或放縱他人實施直接侵權行為,構成軟件著作權犯罪。在共同軟件著作權侵權的情況下,加害人之間承擔的往往是一種連帶責任。如果采用共同軟件著作權侵權制度,對于軟件著作權侵權人而言,其責任過重。為了減輕軟件著作權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有必要設置軟件著作權侵權制度。在軟件著作權侵權情況下,軟件著作權侵權人和直接侵權人之間各自承擔責任,不用承擔連帶責任。這樣對軟件著作權侵權人麗言,其承擔的責任相對較輕,便于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結語
著作權糾紛可以通過調解或仲裁解決。在軟件著作權侵權中,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要件,包括明知和應知。共同侵權構成要件有主體的復合性、意思關聯或行為關聯以及不可分割的加害行為與結果。軟件著作權侵權可能同時構成共同軟件著作權侵權,責任通常是連帶的。為了減輕軟件著作權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有必要設置軟件著作權侵權制度,使其與直接侵權人分別承擔責任,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保護 第五十四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因此受到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難以計算的,可以參照該權利使用費給予賠償。對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給予賠償。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使用費難以計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了必要舉證責任,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等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等;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等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確定賠償數額。
人民法院審理著作權糾紛案件,應權利人請求,對侵權復制品,除特殊情況外,責令銷毀;對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責令銷毀,且不予補償;或者在特殊情況下,責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設備等進入商業渠道,且不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保護 第五十五條 主管著作權的部門對涉嫌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實施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于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主管著作權的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修正):第四章 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第一節 圖書、報刊的出版 第三十七條 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盜版軟件侵的是什么版權 軟件著作權屬于專利還是版權 軟件著作權侵權如何處理 軟件版權的侵權行為 為你推薦 軟件著作權侵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軟件著作權侵權屬于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軟件著作權侵權是指行為人本身并沒有直接實施他人的軟件著作權權能,但卻幫助、誘導或放縱他人實施直接軟件著作權侵權的行為。在軟件著作權侵權中,須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構成要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十五條 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書面仲裁協議,也沒有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李楊律師 執業7年 資質認證 2022-06-08 盜版軟件侵的是什么版權 一、盜版軟件侵的是什么版權1、盜版軟件侵犯的是軟件著作權。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1)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發表或者登記其軟件的;(2)將他人軟件作為自己的軟件發表或者登記的;(3)未經合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件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件發表或者登記的;(4)在他人軟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件上的署名的;(5)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修改、翻譯其軟件的;6、其他侵犯軟件著作權的行為。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數字化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視聽作品等的權利;(十一)廣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項規定的權利;(十二)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使公眾可以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二、軟件侵權盜版的形式有哪些軟件侵權盜版的形式如下:1、最終用戶盜版,最終用戶特別是企業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許可范圍使用軟件;3、硬盤預裝盜版,廠商、系統集成商或電腦銷售商在電腦中為客戶預先安裝操作系統或一些應用軟件;3、網絡盜版;4、街頭販賣盜版光盤。 鄭萌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8-08 軟件版權侵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姚曈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