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同和裕銀樓的歷史
宜興同和裕銀樓的歷史
20世紀初至30年代,我國的金融體制出現了“二元金融”的格局,傳統錢莊、銀號與新興銀行并存。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業重地,民國初期河南金融業盛極一時。同和裕銀號作為金融業的一顆明星,逐漸發展壯大。同和裕銀號的創立始于1912年,由王晏卿創辦。王晏卿在新鄉同和銀樓學管賬,后轉入道生長為學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新鄉北關順河沿街創設了同和裕銀號,采用低利放款、高利吸收存款的方式,很快在新鄉金融界站穩腳跟。
導讀20世紀初至30年代,我國的金融體制出現了“二元金融”的格局,傳統錢莊、銀號與新興銀行并存。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業重地,民國初期河南金融業盛極一時。同和裕銀號作為金融業的一顆明星,逐漸發展壯大。同和裕銀號的創立始于1912年,由王晏卿創辦。王晏卿在新鄉同和銀樓學管賬,后轉入道生長為學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新鄉北關順河沿街創設了同和裕銀號,采用低利放款、高利吸收存款的方式,很快在新鄉金融界站穩腳跟。
百年前的中原大銀號——同和裕銀樓的歷史20世紀初至30年代,我國的金融體制出現了“二元金融”的格局,傳統錢莊、銀號與新興銀行并存。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業重地,民國初期河南金融業盛極一時。同和裕銀號作為金融業的一顆明星,逐漸發展壯大。同和裕銀號的創立始于1912年,由王晏卿創辦。王晏卿在新鄉同和銀樓學管賬,后轉入道生長為學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新鄉北關順河沿街創設了同和裕銀號,采用低利放款、高利吸收存款的方式,很快在新鄉金融界站穩腳跟。同和裕銀號的發展體現在各地分號的建立與擴大。1915年設立道口分號,作為早期的金融聯絡、商業活動、信息聯絡中心。1916年建立開封分號,借助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優勢,業務日益擴大。同年設立鄭州分號,重點開展押匯、抵押放款等業務。1916年,王晏卿親自前往漢口,終于在漢口建立分號,打開通向上海的門戶。同和裕銀號還建立了天津分號,進一步向東北地區擴展。1923年,在海州、連云港建立分號,成為同和裕在豫北、豫南一帶的發展重點。1927年以后,同和裕在豫南陸續增設分號,形成了豫南和豫東地區的金融活動網。1927年,同和裕為打開通往山東的金融門戶,在濟南開設分號。1930年前后,同和裕在山東省內先后建立分號達八處之多。為向東北地區發展金融事業,王晏卿多次赴東北三省考察經濟情況。1927年,在大連建立分號。1930年,在營口建立分號,再步步向前發展。1931年,同和裕在河南郟縣觀音堂銷煤處增設金融辦事處,向西北發展金融業務鋪設了道路。1932年,同和裕建立了西安分號,成為向大西北發展的基地。同和裕銀號的轉型體現在接辦大中銀行。1930年以后,同和裕為擴張實力,實現銀行化,接辦大中銀行,以發行鈔票。1933年,同和裕在河南與銀行界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金融戰”,采用靈活經營的方式,影響四大銀行團和河南農工銀行等官辦銀行的利益,為同和裕銀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宜興同和裕銀樓的歷史
20世紀初至30年代,我國的金融體制出現了“二元金融”的格局,傳統錢莊、銀號與新興銀行并存。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業重地,民國初期河南金融業盛極一時。同和裕銀號作為金融業的一顆明星,逐漸發展壯大。同和裕銀號的創立始于1912年,由王晏卿創辦。王晏卿在新鄉同和銀樓學管賬,后轉入道生長為學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新鄉北關順河沿街創設了同和裕銀號,采用低利放款、高利吸收存款的方式,很快在新鄉金融界站穩腳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