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有哪些有利方面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有哪些有利方面
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巨變。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2.3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中國結構實現重大變革40年來,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提高。2017年,服務業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提高30.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
導讀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巨變。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2.3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中國結構實現重大變革40年來,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提高。2017年,服務業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提高30.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
具體有以下方面。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巨變。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2.3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中國結構實現重大變革40年來,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提高。2017年,服務業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提高30.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3、中國對外經濟發展迅速40年來,對外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經濟活動十分有限,197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僅為20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最好查詢當地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有哪些有利方面
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巨變。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2.3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中國結構實現重大變革40年來,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提高。2017年,服務業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提高30.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