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后門一般作為消防安全通道,不得擅自封閉,否則會依法進行消防處罰。法律分析消防通道是指消防人員實施營救和被困人員疏散的通道,比如樓梯口、過道,那里都安有消防指示燈。消防通道在各種險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它是迅速撲救火災、搶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減少火災損失的重要前提,不能隨便占用,必須時刻保持暢通。如果消防通道被占,將給小區業主生命財產帶來重大隱患。消防安全提示:不在陽臺、樓道堆積可燃物,外出時要關閉電源、氣源,教育孩子不要玩火;電源插座切忌超負荷使用,各類電器不用時,一定要記得拔掉插頭或切斷電源;冬季使用電暖氣等設備時,要注意周圍要有足夠的空間,將其擺放在遠離棉被、窗簾等易燃物的地方。勿用電暖氣來烘干衣物,更嚴禁在電暖氣等電取暖設備上覆蓋潮濕衣物;使用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等燒水做飯時,要有人看守,不遠離廚房。燃氣閥門、接頭和管路連接要牢固,松動、老化要及時維修、更換。不能用明火查漏,可以用肥皂液查漏;電動自行車不得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不得占用消防通道,不得私拉亂接電源線路充電;嚴禁攜帶汽油、柴油、酒精、油漆、可燃氣體等易燃易爆危險品乘坐車船等各類交通工具;駕車出游,要提前檢查車輛電路、油路,查看車載滅火器是否過期失效;乘坐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遇到火災,果斷用安全錘擊碎車窗玻璃,有序逃離。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第六十條 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一)消防設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標志的配置、設置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二)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三)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四)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的;(五)占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妨礙消防車通行的;(六)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七)對火災隱患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不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個人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本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行為,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物業有權封商鋪后門 物業有權封商鋪后門-法律知識 商鋪后門通小區合法嗎 小區商鋪開后門合法嗎 為你推薦 物業有權封商鋪后門 法律分析:這類后門大多是消防通道,物業無權封閉,但是商鋪使用人自己也不能隨意開放該通道供外人自由進出。且商鋪用戶要為該通道承擔管理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袁鵬勇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商鋪后門通小區合法嗎 法律分析:1、小區經營性用房會造成來往小區人員過多,外來人員雜且亂,干擾業主的正常生活,造成小區車位、電梯、水、電等公共設施使用的緊張,造成樓板的承重力過大,增加了小區不安全、不安定的因素,危害性大。2、如果你們小區在開發商建造規劃時即已申請部分房屋用于經營門面房,并且得到房管部門的批準,那么該門面房是合法的。如門面房經營給業主造成困擾的,你們可以要求物業出面進行協調處理。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五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后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后,由、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葉期中律師 執業24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物業有權封商鋪后門 -法律知識 法律分析:這類后門大多是消防通道,物業無權封閉,但是商鋪使用人自己也不能隨意開放該通道供外人自由進出。且商鋪用戶要為該通道承擔管理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鄒海波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