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公司無權實施罰款等行政處罰行為,只能使用違約金和賠償金進行管理。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物業管理公司有權罰款嗎 物業管理公司有權罰款嗎 物業管理公司有權罰款嗎 物業管理公司有權罰款嗎 為你推薦 物業有權罰款嗎 物業沒有權利罰款。因為物業不是執法機關,沒有執法權。物業一般是指,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類房屋及其與之相配套的設備、設施和場地。行政處罰的種類:1、警告;2、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4、責令停產停業;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6、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物業公司是屬于一個法人的,對于這個法人還是沒有得到相應的授權的法人類型的,因此就是沒有管理社會公共秩序的一個權利的,因此就是不能進行處罰的。 物業管理公司在物業管理中的權利主要有:1、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小區管理辦法;2、依照物業管理合同和管理辦法對住宅小區實施管理;3、依照物業管理合同和有關規定收取管理費用;4、有權制止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5、有權要求業主委員會協助管理;6、有權選聘專營公司(如清潔公司、保安公司等)承擔專項管理業務;7、可以實行多種經營,以其收益補充小區管理經費。物業管理公司在物業管理中的義務主要有:1、履行物業管理合同,依法經營;2、接受業主委員會和全體業主的監督;3、重大的管理措施應當提交業主委員會審議,并經業主委員會認可;4、接受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住宅小區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監督指導。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物業服務企業的報告后,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物業無權利罰款,罰款屬于行政處罰,物業公司沒有制定罰款條例的權力。因業主本人給物業公司造成經濟損失時,物業公司可以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要求業主賠償經濟損失。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胡文學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2-12-25 物業對保安罰款合法嗎 法律分析:不合理。目前為止,我國沒有法律規定單位有罰款的權力。法律依據:《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第三十條 保安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體或者侮辱、毆打他人(二)扣押、沒收他人證件、財物(三)阻礙依法執行公務(四)參與追索債務、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手段處置糾紛(五)刪改或者擴散保安服務中形成的監控影像資料、報警記錄(六)侵犯個人隱私或者泄露在保安服務中獲知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客戶單位明確要求保密的信息(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陳樂年律師 執業22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哪些部門對物業有處罰權 法律分析:1、由公安機關負責處罰的情況:物業服務人泄露業主個人信息的;業主、物業使用人、物業服務人等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反規定出租房屋的;物業服務人被解聘后拒不退出物業管理區域,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違反國家規定,制造、儲存、使用、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的;制造超標噪音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2、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處罰的情況:違法搭建建筑物、構筑物、障礙物或者私挖地下空間的;侵占綠地、毀壞綠化植物和綠化設施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占用、堵塞、封閉其他共用部位,或者損壞其他共用設施設備的;物業服務人未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責任的。3、由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處罰的情況:擅自改變物業規劃用途的。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于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第四十六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范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第五十條 業主、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場地,損害業主的共同利益。因維修物業或者公共利益,業主確需臨時占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征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物業服務企業確需臨時占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征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業主、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臨時占用、挖掘的道路、場地,在約定期限內恢復原狀。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擅自處分屬于業主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韋良釗律師 執業12年 資質認證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