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筆名
陳獨秀筆名
獨秀。陳獨秀的筆名是“獨秀”。這個筆名來源于家鄉安徽的獨秀山。在1914年11月,在《甲寅》第四期上發表了《愛國心與自覺心》,第一次使用了這個筆名。還在《新青年》等刊物上使用過這個筆名。陳獨秀的求學經歷頗為豐富。自幼喪父,隨人稱“白胡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應江南鄉試落第。18歲撰文《揚子江形勢論略》。
導讀獨秀。陳獨秀的筆名是“獨秀”。這個筆名來源于家鄉安徽的獨秀山。在1914年11月,在《甲寅》第四期上發表了《愛國心與自覺心》,第一次使用了這個筆名。還在《新青年》等刊物上使用過這個筆名。陳獨秀的求學經歷頗為豐富。自幼喪父,隨人稱“白胡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應江南鄉試落第。18歲撰文《揚子江形勢論略》。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63286252.jpg)
獨秀。陳獨秀的筆名是“獨秀”。這個筆名來源于家鄉安徽的獨秀山。在1914年11月,在《甲寅》第四期上發表了《愛國心與自覺心》,第一次使用了這個筆名。還在《新青年》等刊物上使用過這個筆名。陳獨秀的求學經歷頗為豐富。自幼喪父,隨人稱“白胡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應江南鄉試落第。18歲撰文《揚子江形勢論略》。
陳獨秀筆名
獨秀。陳獨秀的筆名是“獨秀”。這個筆名來源于家鄉安徽的獨秀山。在1914年11月,在《甲寅》第四期上發表了《愛國心與自覺心》,第一次使用了這個筆名。還在《新青年》等刊物上使用過這個筆名。陳獨秀的求學經歷頗為豐富。自幼喪父,隨人稱“白胡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應江南鄉試落第。18歲撰文《揚子江形勢論略》。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