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由來:隨著年齡的增長,4-5歲的中班幼兒動作能力有了明顯發展,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由于班上一名小朋友蕭蕭得了結膜炎,需要每天點眼藥水,孩子們對此充滿了好奇,頻繁地詢問。這激發了主題活動《不要用手揉眼睛》。鑒于幼兒對常見病預防知識的缺乏,加強自我保護和照顧自己的能力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這個主題顯得十分必要。
教育目標:
認識眼睛,了解其用途。觀察不同動物的眼睛,了解它們的功能。感受家鄉的富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保護自己的眼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雷達的作用,探索科學知識。問題板塊:
如何保護眼睛?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哪些動物有眼皮,哪些沒有?沒有眼皮的動物如何睡覺?導彈沒有眼睛,如何擊中目標?資源利用:
眼睛的圖片和模型。各種動物的照片。有關保護眼睛的故事書和資料。布置保護眼睛的宣傳海報。收集不同動物眼睛作用的資料。區域游戲:
圖書區:投放有關眼睛的圖書。科學區:望遠鏡、放大鏡、墨鏡、小鏡子、眼罩。美工區:各種筆、紙、廢舊物及粘貼工具,進行粘貼五官的游戲。電腦區:辨別色彩的游戲,保護眼睛的科學知識VCD,導彈發射的軍事知識。家園合作:
家長配合幼兒園豐富幼兒有關眼睛的知識。家長在家中繼續鞏固幼兒各方面的衛生習慣。家長帶幼兒去動物園觀察動物的眼睛。家長投稿:“在家中如何培養幼兒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活動一:認識我的眼睛
活動目標:
認識眼睛,了解其位置及用途。啟發幼兒繪畫人的不同表情。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小鏡子、眼睛的圖片及模型,沒有表情的人臉若干,水彩筆若干
設計意圖:
知道眼睛是五官的一部分。通過照鏡子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深入感知了解眼睛的結構。利用小鏡子啟發幼兒觀察自己及他人的表情。利用兒歌,鞏固幼兒對表情中眼睛的認識。師幼互動:
觀察圖片及模型,認識眼睛,了解其位置及外型特征。通過啟發幼兒好奇的看著眼睛的圖片及擺弄眼睛的模型,幼兒十分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