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88874452.jpg)
弟子規,是圣人的教誨。它首先強調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孝順父母時,父母呼喚,應答要迅速;父母吩咐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能拖延。在父母面前,無論冬夏都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晨起問安,晚上安頓父母休息,外出或回家都要告知父母。在家里,不要隨意更改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環境,即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否則會損害作為子女的道義。在外面,要友愛兄弟,相互尊重。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孝道就在其中。在處理財物時,要公平公正,不會引發怨恨。在與人交往時,言語要溫和,內心的怨恨會因此消散。在路上遇到年長者,要迅速趨行,見到長輩要恭敬站立。騎馬或乘車時,見到長者要下車等待,長者坐下后才能坐下。謹慎,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早晨要早起,晚上要晚睡,珍惜每一刻的時間。早晨起床后要洗臉漱口,便后要洗手。帽子要戴端正,紐扣要系好,襪子和鞋子也要穿好,一切要整齊。擺放衣物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亂放,以免弄臟。衣服要整潔,不要追求華麗,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家境。在飲食上,不要挑食,要適量。年輕的時候不要飲酒,喝酒醉了是最丑陋的。走路要從容,站立要端正。做揖時要深而圓,拜人時要恭敬。不要踩門檻,不要跛腳站立,不要叉開雙腿,不要搖晃身體。掀開門簾時要輕,轉彎時要慢,不要觸碰到棱角。拿空的器皿時要像拿滿的器皿一樣謹慎,進入空房間時要像有人在一樣。不要急于做事,急躁會導致錯誤。不要害怕困難,也不要輕率地處理事情。不要接近打架斗毆的地方,不要打聽邪惡的事情。接近別人家時要問清楚誰在家,上樓時要大聲說話。別人問誰時要報出自己的名字,不能含糊不清。使用他人的物品時要明確請求,否則就是偷竊。借用他人的物品要及時歸還,日后需要借用時會更加容易。說話要守信,不欺詐,不虛偽。說話過多不如少說,要實事求是。見到他人的長處要學習,即使相差甚遠也要逐漸提升自己。見到他人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德行和才能不足的人才會在意這些。凡事要愛人,不論身份。人都會受到同樣的天地庇佑,品德高尚的人名聲自然高,受人尊重;才能卓越的人聲望自然大,受人敬服。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不要輕視他人。幫助他人時要真誠,不要諂媚富人,不要驕傲貧人,不要厭棄故友,不要喜新厭舊。別人不空閑時不要打擾,別人不安時不要談話。別人有短處不要揭穿,別人有隱私不要說。稱贊他人善行就是善行,別人知道后會更加努力。批評他人的惡行就是惡行,批評過于激烈會帶來災禍。善言勸導他人,德行和才能都會提升。有過錯不糾正,雙方都會受損。取舍財物要分明,給予他人要多,索取他人要少。在將要給予他人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要給予他人。恩情要報答,怨恨要遺忘。報怨要短,報恩要長。對待仆人要尊重,自己身份高貴時要端莊,即使高貴也要慈愛寬厚。用武力征服別人,別人內心不會服氣。用道理說服別人,別人才會心服口服。與仁者親近,好處無窮。品德會一天天提升,錯誤會一天天減少。不與仁者親近,害處無窮。小人會進入生活,百事都會壞。余下的學習和文采,要勤奮努力。如果只是學習而不去實踐,就會變得浮夸。如果只是實踐而不去學習,就會任憑自己的見解,忽視道理。讀書要有三種專注:心專注,眼專注,口專注,都要信實。在學習某一本書時,不要想著另一本書。一本書未讀完,另一本書不要開始。制定學習計劃要寬松,用功要緊湊。用功到一定程度,就會通達。心有疑問時要記錄下來,詢問他人,尋求確切的答案。房間要整潔,墻壁要干凈,幾案要整潔,筆硯要端正。墨磨偏了,心不端正,字就不會寫好。書籍要分類,放好,讀完后要放回原處。即使有急事,也要卷好書籍。書籍有破損,要修補。非圣賢書,不要看。這會損害聰明,破壞心志。不要自暴自棄,要追求圣賢之道。圣人和賢人是可以接近的。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達到他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