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告訴我恩施巴東是什么樣的一個地方嗎?《空間有圖片更好》
誰可以告訴我恩施巴東是什么樣的一個地方嗎?《空間有圖片更好》
巴東縣交通便捷,巴石、巴興公路分別與縣城相接,并與長江交匯。距三峽大壩僅64公里,沿長江順流而下736公里可抵達武漢,溯江而上538公里直達重慶,通過巴石公路200公里即可到達恩施市。巴東縣地勢復雜,武陵山脈、巫山山脈、大巴山脈余脈橫跨縣境,長江和清江將縣境分割為三部分。北部有大巴山余脈盤踞,主脈沿與神農架林區的交界線由西向東延伸,山體高峻,高峰林立,最高點小神農架海拔3005米,與大神農架相連,構成“華中屋脊”。中部為巫山山脈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山原地貌。南部則是武陵山脈余脈,地勢平緩,頂部寬闊,亦呈現山原地貌。三山和兩江的交錯分布使得巴東縣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南北起伏的“W”形。
導讀巴東縣交通便捷,巴石、巴興公路分別與縣城相接,并與長江交匯。距三峽大壩僅64公里,沿長江順流而下736公里可抵達武漢,溯江而上538公里直達重慶,通過巴石公路200公里即可到達恩施市。巴東縣地勢復雜,武陵山脈、巫山山脈、大巴山脈余脈橫跨縣境,長江和清江將縣境分割為三部分。北部有大巴山余脈盤踞,主脈沿與神農架林區的交界線由西向東延伸,山體高峻,高峰林立,最高點小神農架海拔3005米,與大神農架相連,構成“華中屋脊”。中部為巫山山脈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山原地貌。南部則是武陵山脈余脈,地勢平緩,頂部寬闊,亦呈現山原地貌。三山和兩江的交錯分布使得巴東縣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南北起伏的“W”形。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88968252.jpg)
巴東縣位于湖北省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0°04′-110°32′,北緯30°13′-31°28′,處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部與興山、秭歸、長陽接壤,南部鄰近五峰、鶴峰,西部接近建始、四川巫山,北部則與神農架林區毗鄰。總面積達3219平方公里,人口約48.54萬,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50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3%。巴東縣交通便捷,巴石、巴興公路分別與縣城相接,并與長江交匯。距三峽大壩僅64公里,沿長江順流而下736公里可抵達武漢,溯江而上538公里直達重慶,通過巴石公路200公里即可到達恩施市。巴東縣地勢復雜,武陵山脈、巫山山脈、大巴山脈余脈橫跨縣境,長江和清江將縣境分割為三部分。北部有大巴山余脈盤踞,主脈沿與神農架林區的交界線由西向東延伸,山體高峻,高峰林立,最高點小神農架海拔3005米,與大神農架相連,構成“華中屋脊”。中部為巫山山脈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山原地貌。南部則是武陵山脈余脈,地勢平緩,頂部寬闊,亦呈現山原地貌。三山和兩江的交錯分布使得巴東縣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南北起伏的“W”形。巴東縣位于長江三峽的中部,自然風光秀美,古跡眾多。著名的神農溪(又名沿渡河)發源于神農架南麓,全長約60公里,自北向南注入長江。神農溪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著稱。巴東縣的駐地信陵鎮位于西壤坡,郵政編碼為444300。縣人民政府的行政區劃代碼為422823,區號為0718,拼音為Badong Xian。
誰可以告訴我恩施巴東是什么樣的一個地方嗎?《空間有圖片更好》
巴東縣交通便捷,巴石、巴興公路分別與縣城相接,并與長江交匯。距三峽大壩僅64公里,沿長江順流而下736公里可抵達武漢,溯江而上538公里直達重慶,通過巴石公路200公里即可到達恩施市。巴東縣地勢復雜,武陵山脈、巫山山脈、大巴山脈余脈橫跨縣境,長江和清江將縣境分割為三部分。北部有大巴山余脈盤踞,主脈沿與神農架林區的交界線由西向東延伸,山體高峻,高峰林立,最高點小神農架海拔3005米,與大神農架相連,構成“華中屋脊”。中部為巫山山脈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山原地貌。南部則是武陵山脈余脈,地勢平緩,頂部寬闊,亦呈現山原地貌。三山和兩江的交錯分布使得巴東縣的地勢呈現西高東低、南北起伏的“W”形。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