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怎么看跑分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
蘋果手機怎么看跑分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
有的廠商,在游戲GPU測試中,降低分辨率,爭取更高的分數和更好看的性能功耗比。有的廠商,在CPU測試中的內存項目作弊,專門設計一小塊緩存針對性欺騙跑分軟件,獲得更高的內存分數,從而提高處理器的得分。還有廠商干脆投資跑分測試軟件,把CPU、GPU、內存,UI跑分做成大雜燴。總分比較幾乎沒有什么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什么樣的跑分能和性能體驗掛起鉤來呢。一、 如何看手機的CPU性能。從ARM A15開始,手機就流行大小核心,大核心跑極限性能,小核心處理日常小應用,這樣手機可以更加省電,提升手機的續航。對于用戶來說,典型應用的場景是90%的時間,只需要小核心的性能,而且不用滿載。只有10%的時間,小核心100%依然不夠,需要大核心全力工作提升反應速度。
導讀有的廠商,在游戲GPU測試中,降低分辨率,爭取更高的分數和更好看的性能功耗比。有的廠商,在CPU測試中的內存項目作弊,專門設計一小塊緩存針對性欺騙跑分軟件,獲得更高的內存分數,從而提高處理器的得分。還有廠商干脆投資跑分測試軟件,把CPU、GPU、內存,UI跑分做成大雜燴。總分比較幾乎沒有什么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什么樣的跑分能和性能體驗掛起鉤來呢。一、 如何看手機的CPU性能。從ARM A15開始,手機就流行大小核心,大核心跑極限性能,小核心處理日常小應用,這樣手機可以更加省電,提升手機的續航。對于用戶來說,典型應用的場景是90%的時間,只需要小核心的性能,而且不用滿載。只有10%的時間,小核心100%依然不夠,需要大核心全力工作提升反應速度。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驍龍865,765,MT6889,三星980的上市,關于手機SOC性能跑分的話題又熱起來。其實手機跑分是一個老問題,手機廠商總是想證明自家的產品更快一些,于是就在跑分軟件上動腦筋,努力讓自己的跑分更高一點。有的廠商,在游戲GPU測試中,降低分辨率,爭取更高的分數和更好看的性能功耗比。有的廠商,在CPU測試中的內存項目作弊,專門設計一小塊緩存針對性欺騙跑分軟件,獲得更高的內存分數,從而提高處理器的得分。還有廠商干脆投資跑分測試軟件,把CPU、GPU、內存,UI跑分做成大雜燴。總分比較幾乎沒有什么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什么樣的跑分能和性能體驗掛起鉤來呢?一、 如何看手機的CPU性能?從ARM A15開始,手機就流行大小核心,大核心跑極限性能,小核心處理日常小應用,這樣手機可以更加省電,提升手機的續航。對于用戶來說,典型應用的場景是90%的時間,只需要小核心的性能,而且不用滿載。只有10%的時間,小核心100%依然不夠,需要大核心全力工作提升反應速度。所以,對用戶來說,手機快不快,日常是看不出來的。內存更快一點,閃存接口更快一點,屏幕用90hz,120hz刷新都比處理器強大有意義。而真正考驗手機處理器的是重載任務,譬如手機加載大程序,開啟大應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手機大核心的極限性能。突發任務調用100%大核心,大核心更快,手機速度就更快。所以,到了高通855,搞出來一個獨立的高頻大核心。這個性能,實際上是手機的單核極限性能。測試手機單核極限性能,有安兔兔,Geekbench,魯大師等APP,而遺憾的是,這類軟件往往被針對性作弊,出來的結果不太準。而比較可靠是跨平臺的SPCE CPU軟件,這套東西是一套源程序,版本有SPCE CPU Speed 2000,2006,2017,還分定點與浮點。這套程序的測試原理,是把工作站服務器上運行的實際計算任務源程序拿出來跑,用一臺當年的工作站當作標準,你的速度比當年的工作站快多少倍,就得多少分,各個任務再加權一下,出來一個總分。因為這套東西不是針對手機的,而且是源程序拿出來跑,很難作弊,要優化只能從編譯器層面,這個只有英特爾能做,所以很靠譜。所以,無論是英特爾、AMD,IBM還是龍芯,飛騰,鯤鵬,都跑這套程序。手機上,平板上的SOC也可以跑。這個成績是真實性能。那么,手機處理器多強呢?蘋果因為自己用了很復雜,很強大的架構(復雜性已經達到桌面處理器級別,功耗也高),性能最強大,A13整數能跑52分,浮點能跑65分。A12整數能跑45分,浮點能跑54分。遠超其他手機處理器。已經與最新的桌面處理器很接近。英特爾的9900K,整數54分,浮點75分而已。驍龍系列就弱一些,最新的865,整數33分,浮點48分。855plus整數26分,浮點37分。845整數17分,浮點23分,835整數13分,浮點16分。而驍龍7系列,6系列,還要更弱一些。不要小看這個分數,最新的國產處理器龍芯,經過特別優化,也才20分。華為的麒麟系列,麒麟990和驍龍855用同樣的核心,但是頻率稍高,所以整數28分,浮點39分。麒麟980弱一點,整數26分,浮點34分。麒麟970整數13分,浮點16分,和驍龍835差不多。二、 手機GPU的性能手機GPU的要求比CPU苛刻,因為CPU的高性能是跑一下就完了,大部分時間用小核心,峰值高,用戶體驗就快。而GPU是要一直跑的,因為游戲始終對GPU有高要求。一些廠商為了跑分,給GPU塞了很多核心,拉高到很高的頻率,跑幾十秒測試分數很高,但是真跑游戲,一會就降低了很多性能。所以,GPU跑分不能看跑分,而要看長期持續的性能,這個是真實體驗。而長期性能,不止GPU的問題,還有手機整機散熱的問題,同樣用A12處理器,更大的Mini5平板,就比XS手機性能持續性能高很多。雖然兩者跑分,幾十秒的GPU性能基本一樣。那么真正跑游戲,哪個手機性能更強大呢?我們用長期穩定的測試軟件幀數可以測試出來。最強的當然是蘋果,iPhone11 Pro MAX跑GFXbench的曼哈頓離屏,持續可以達到98幀(跑一次峰值是123幀)。是目前最強的游戲手機。而處理器一樣,手機尺寸小很多(意味著散熱差很多)的iPhone11,就只能跑80幀(峰值也是123幀)。這個80幀是真實可用的性能。散熱加強的華碩ROG PhoneII,峰值雖然只有81幀,但是散熱做得好,持續跑也能80幀,理論性能只有iPhone11的三分之二,但是真跑起來,依靠優秀的散熱,性能是一樣的,這是最強安卓游戲手機。OPPO Reno 10X也是驍龍855,但是散熱沒有那么夸張,所以持續只能跑70幀。iPhone XS的A12處理器也很強,峰值能跑104,然而持續用,只能跑61幀,還不如855。華為的Mate30 Pro和蘋果類似,峰值能跑75幀,而持續性能是57幀。三星note9尺寸比較大,芯片是845,峰值是60幀,比華為Mate30 Pro差得遠,但是持續能跑52幀。而同樣用845的S9+,持續只能跑35幀。華為Mate20 Pro是持續32幀,雖然它峰值有54幀。所以,游戲手機,不止要看極限性能,也要看持續性能。三,最強的手機從目前的情況看,最強的手機沒有懸念,就是iPhone11 Pro MAX,CPU最強,GPU最強。雖然它的GPU持續性能比峰值下降20%,但是下降完了它也是最強的。如果把華碩ROG PhoneII的散熱給iPhone11 Pro MAX,讓它的SOC能夠不降頻全力運行,那么它的實力還能提升20%。而對于游戲玩家來說,目前iPad Mini5是性價比最高的游戲設備,因為它的尺寸大,散熱面積大,可以發揮出A12的100%性能,相比降低了20%性能的A13,滿血發揮的A12性能更強。而且iPad Mini5尺寸不大,可以雙手操控手機游戲,價格也很低廉。所以最強游戲手機是iPhone11 Pro MAX,而性價比最高的游戲設備是iPad Mini5。
蘋果手機怎么看跑分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
有的廠商,在游戲GPU測試中,降低分辨率,爭取更高的分數和更好看的性能功耗比。有的廠商,在CPU測試中的內存項目作弊,專門設計一小塊緩存針對性欺騙跑分軟件,獲得更高的內存分數,從而提高處理器的得分。還有廠商干脆投資跑分測試軟件,把CPU、GPU、內存,UI跑分做成大雜燴。總分比較幾乎沒有什么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手機的跑分?什么樣的跑分能和性能體驗掛起鉤來呢。一、 如何看手機的CPU性能。從ARM A15開始,手機就流行大小核心,大核心跑極限性能,小核心處理日常小應用,這樣手機可以更加省電,提升手機的續航。對于用戶來說,典型應用的場景是90%的時間,只需要小核心的性能,而且不用滿載。只有10%的時間,小核心100%依然不夠,需要大核心全力工作提升反應速度。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