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的WHO分期標準
慢粒的WHO分期標準
加速期(CML-AP)則表現出更為復雜的血液學和細胞學變化。它具有多個診斷標準,包括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的比例上升到10%-19%,嗜堿性粒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到20%以上,以及持續性的血小板減少或異常增多。此外,加速期還可能伴有治療無效的白細胞增多和脾腫大,或者出現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這些細胞形態異常,并伴有網硬蛋白或膠原蛋白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的存在雖然有助于診斷,但其獨立性尚未得到大量臨床研究的驗證,往往與其他加速期特征同時存在。
導讀加速期(CML-AP)則表現出更為復雜的血液學和細胞學變化。它具有多個診斷標準,包括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的比例上升到10%-19%,嗜堿性粒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到20%以上,以及持續性的血小板減少或異常增多。此外,加速期還可能伴有治療無效的白細胞增多和脾腫大,或者出現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這些細胞形態異常,并伴有網硬蛋白或膠原蛋白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的存在雖然有助于診斷,但其獨立性尚未得到大量臨床研究的驗證,往往與其他加速期特征同時存在。
慢性期(CML-CP)的定義較為明確,其特點是臨床表現、血液學檢查和骨髓象不符合加速期或急變期的標準。慢性期的特征包括相對穩定的白細胞計數和脾臟大小,以及較為均勻的粒細胞比例。加速期(CML-AP)則表現出更為復雜的血液學和細胞學變化。它具有多個診斷標準,包括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的比例上升到10%-19%,嗜堿性粒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到20%以上,以及持續性的血小板減少或異常增多。此外,加速期還可能伴有治療無效的白細胞增多和脾腫大,或者出現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這些細胞形態異常,并伴有網硬蛋白或膠原蛋白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的存在雖然有助于診斷,但其獨立性尚未得到大量臨床研究的驗證,往往與其他加速期特征同時存在。急變期(CML-BP)則標志著疾病進入更為嚴重的階段。急變期的特點是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比例達到20%以上,其中約70%的病例轉變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余可能表現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單核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除了血液學變化外,急變期還可能伴有髓外浸潤,即白血病細胞侵犯到皮膚、淋巴結、脾、骨骼或中樞神經系統。骨髓活檢顯示原始細胞大量聚集或成簇,即使在其余部位的骨髓中仍存在慢性期特征,也足以診斷為急變期。這三個階段的劃分有助于醫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進展,并據此制定合適的治療策略。慢性期的患者通常需要維持治療,而加速期和急變期則可能需要更為積極和強化的治療措施。詳情
慢粒的WHO分期標準
加速期(CML-AP)則表現出更為復雜的血液學和細胞學變化。它具有多個診斷標準,包括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的比例上升到10%-19%,嗜堿性粒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到20%以上,以及持續性的血小板減少或異常增多。此外,加速期還可能伴有治療無效的白細胞增多和脾腫大,或者出現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這些細胞形態異常,并伴有網硬蛋白或膠原蛋白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病態巨核細胞和病態粒細胞的存在雖然有助于診斷,但其獨立性尚未得到大量臨床研究的驗證,往往與其他加速期特征同時存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