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的施工特點及危險源有哪些?
模板工程的施工特點及危險源有哪些?
對于柱模的固定,現場采用50*100毫米的木枋材進行豎向固定,每隔500毫米加設一道柱箍,用直徑14毫米的螺栓與木制水平背杠對接,以確保柱子的截面尺寸準確無誤。為了防止柱根部澆筑混凝土時發生移位,會在樓層上預埋直徑20毫米、間距500毫米的鋼筋定位樁。在澆筑混凝土前,需清理柱中雜物,并確保柱模封緊。所有這些措施均詳見《主要構件支模圖》。梁板模板的支撐間距也有具體要求,鋼頂間距不得超過1000毫米,次梁不得超過800毫米,主梁不得超過600毫米。對于跨度達到或超過4米的梁和板,模板需要進行適當的起拱處理,起拱高度應為全跨長度的3/1000。同樣,這些施工細節在《主要構件支模圖》中有詳細說明。
導讀對于柱模的固定,現場采用50*100毫米的木枋材進行豎向固定,每隔500毫米加設一道柱箍,用直徑14毫米的螺栓與木制水平背杠對接,以確保柱子的截面尺寸準確無誤。為了防止柱根部澆筑混凝土時發生移位,會在樓層上預埋直徑20毫米、間距500毫米的鋼筋定位樁。在澆筑混凝土前,需清理柱中雜物,并確保柱模封緊。所有這些措施均詳見《主要構件支模圖》。梁板模板的支撐間距也有具體要求,鋼頂間距不得超過1000毫米,次梁不得超過800毫米,主梁不得超過600毫米。對于跨度達到或超過4米的梁和板,模板需要進行適當的起拱處理,起拱高度應為全跨長度的3/1000。同樣,這些施工細節在《主要構件支模圖》中有詳細說明。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88532352.jpg)
在本工程中,框架梁、板的支撐材料主要采用18毫米厚的七夾板,支撐則使用直徑50至60毫米的鋼頂管或硬木作為輔助支撐。這種配置確保了各構件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精準地保證構件的尺寸和位置。在拼制模板時,特別注意板邊的平直度,避免漏漿現象。澆筑混凝土前,需對模板進行充分的濕潤處理,并由專人檢查模板是否存在松動或移位的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對于柱模的固定,現場采用50*100毫米的木枋材進行豎向固定,每隔500毫米加設一道柱箍,用直徑14毫米的螺栓與木制水平背杠對接,以確保柱子的截面尺寸準確無誤。為了防止柱根部澆筑混凝土時發生移位,會在樓層上預埋直徑20毫米、間距500毫米的鋼筋定位樁。在澆筑混凝土前,需清理柱中雜物,并確保柱模封緊。所有這些措施均詳見《主要構件支模圖》。梁板模板的支撐間距也有具體要求,鋼頂間距不得超過1000毫米,次梁不得超過800毫米,主梁不得超過600毫米。對于跨度達到或超過4米的梁和板,模板需要進行適當的起拱處理,起拱高度應為全跨長度的3/1000。同樣,這些施工細節在《主要構件支模圖》中有詳細說明。樓梯模板的施工則需根據實際層高進行精確放樣。先安裝平面梁及基礎模板,再裝樓梯底模板,之后安裝樓梯外側板,確保外側板內側彈出樓梯底厚度線,并用套板畫出踏步位置線,最后在現場裝釘側板。樓梯模板的具體構造細節同樣可以在《主要構件支模圖》中找到。特殊部位的模板施工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特別處理,以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模板拆除時,應避免用力過猛,拆下的模板需及時清理并運走,以保持模板表面的干凈。拆除模板的順序應該是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再拆除承重部分。對于柱和梁側模板,只有當混凝土強度足以保證表面和棱角不受損壞時,才能進行拆除。而對于跨度大于8米的梁板和懸挑構件,只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0%且上部無施工荷載的情況下,才能拆除模板;而對于跨度小于8米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強度達到75%時即可拆除。
模板工程的施工特點及危險源有哪些?
對于柱模的固定,現場采用50*100毫米的木枋材進行豎向固定,每隔500毫米加設一道柱箍,用直徑14毫米的螺栓與木制水平背杠對接,以確保柱子的截面尺寸準確無誤。為了防止柱根部澆筑混凝土時發生移位,會在樓層上預埋直徑20毫米、間距500毫米的鋼筋定位樁。在澆筑混凝土前,需清理柱中雜物,并確保柱模封緊。所有這些措施均詳見《主要構件支模圖》。梁板模板的支撐間距也有具體要求,鋼頂間距不得超過1000毫米,次梁不得超過800毫米,主梁不得超過600毫米。對于跨度達到或超過4米的梁和板,模板需要進行適當的起拱處理,起拱高度應為全跨長度的3/1000。同樣,這些施工細節在《主要構件支模圖》中有詳細說明。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