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陳氏出自哪里
山東陳氏出自哪里
陳姓的遠祖是黃帝,血緣先祖是舜帝。周武王時,封胡公媯滿于宛丘(河南淮陽),陳國成立,媯滿成為陳姓得姓始祖,淮陽成為陳姓的祖源之地。陳國自媯滿封陳至陳閔公亡于楚國,共傳20世、26代君主,歷時588年。陳國滅亡后,國人紛紛出逃,分散各地,以國名為氏,陳氏開始了新的繁衍播遷。陳國滅亡后,重要的分支有:陳完公后裔、陳吳公后裔、陳亢公后裔、陳衍公后裔、全溫公后裔等。兩漢時期,潁川郡取代宛丘成為陳氏發展另一個重要基地。歷史上陳氏的發展,大部分是從潁川出發的,潁川陳氏始祖為陳實。其他陳氏支派還有,以陳勝為代表的陽城陳氏,以陳平為代表的陽武陳氏以及與陳姓同宗的齊國田姓子孫。
導讀陳姓的遠祖是黃帝,血緣先祖是舜帝。周武王時,封胡公媯滿于宛丘(河南淮陽),陳國成立,媯滿成為陳姓得姓始祖,淮陽成為陳姓的祖源之地。陳國自媯滿封陳至陳閔公亡于楚國,共傳20世、26代君主,歷時588年。陳國滅亡后,國人紛紛出逃,分散各地,以國名為氏,陳氏開始了新的繁衍播遷。陳國滅亡后,重要的分支有:陳完公后裔、陳吳公后裔、陳亢公后裔、陳衍公后裔、全溫公后裔等。兩漢時期,潁川郡取代宛丘成為陳氏發展另一個重要基地。歷史上陳氏的發展,大部分是從潁川出發的,潁川陳氏始祖為陳實。其他陳氏支派還有,以陳勝為代表的陽城陳氏,以陳平為代表的陽武陳氏以及與陳姓同宗的齊國田姓子孫。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5632752.jpg)
山東陳氏源自山西,大槐樹陳姓是歷史悠久的大姓之一。據記載,陳姓人口有五千余萬,約占當今漢族人口的4.53%,為中國第五大姓。在臺灣,陳姓更是第一大姓。國內分布極其廣泛,尤以河南、湖南、廣東各省為多。陳姓的遠祖是黃帝,血緣先祖是舜帝。周武王時,封胡公媯滿于宛丘(河南淮陽),陳國成立,媯滿成為陳姓得姓始祖,淮陽成為陳姓的祖源之地。陳國自媯滿封陳至陳閔公亡于楚國,共傳20世、26代君主,歷時588年。陳國滅亡后,國人紛紛出逃,分散各地,以國名為氏,陳氏開始了新的繁衍播遷。陳國滅亡后,重要的分支有:陳完公后裔、陳吳公后裔、陳亢公后裔、陳衍公后裔、全溫公后裔等。兩漢時期,潁川郡取代宛丘成為陳氏發展另一個重要基地。歷史上陳氏的發展,大部分是從潁川出發的,潁川陳氏始祖為陳實。其他陳氏支派還有,以陳勝為代表的陽城陳氏,以陳平為代表的陽武陳氏以及與陳姓同宗的齊國田姓子孫。三國兩晉時期,陳氏廣泛分布于今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晉末到南朝,大量中原陳姓南遷。到南朝時,陳姓已成為江南大姓之一,陳霸先建立南陳王朝,使得陳氏發展到另一個頂峰時期,使陳氏子孫遍布長江與粵江之間。唐宋之際,江州義門陳氏興起,成為當時的豪門大族,開山之祖為陳旺,其后裔分居江南各地。唐宋時期,中原陳氏紛紛南遷,比較大的幾次遷移包括:一是“開漳圣王”陳遠光入閩,被尊稱為“北廟”始祖,陳元光的子孫稱“開漳圣王派”,成為福建、廣東、臺灣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二是潁川陳實后裔陳邕,從陜西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又遷至漳州南廂山,被當地陳氏后裔尊為“南院”始祖;三是五代光州固始陳氏,隨王潮兄弟入閩至漳州,后來成為當地的望族;四是隋朝時期,中原人陳邁鎮守福建莆田,其后裔號稱“十八陳”,成為莆田著姓。此外,湖南、廣東陳姓成為當地望族。元末明初之際,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建立漢國,讓陳姓進入了皇室的序列,不過這次輝煌如流星劃過夜空,沒有使陳氏重新走向輝煌。明、清時期,陳姓不僅廣泛地分布于全國各地,也開始從東南沿海向臺灣遷移,而且還有許多人僑居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歐美的一些國家。
山東陳氏出自哪里
陳姓的遠祖是黃帝,血緣先祖是舜帝。周武王時,封胡公媯滿于宛丘(河南淮陽),陳國成立,媯滿成為陳姓得姓始祖,淮陽成為陳姓的祖源之地。陳國自媯滿封陳至陳閔公亡于楚國,共傳20世、26代君主,歷時588年。陳國滅亡后,國人紛紛出逃,分散各地,以國名為氏,陳氏開始了新的繁衍播遷。陳國滅亡后,重要的分支有:陳完公后裔、陳吳公后裔、陳亢公后裔、陳衍公后裔、全溫公后裔等。兩漢時期,潁川郡取代宛丘成為陳氏發展另一個重要基地。歷史上陳氏的發展,大部分是從潁川出發的,潁川陳氏始祖為陳實。其他陳氏支派還有,以陳勝為代表的陽城陳氏,以陳平為代表的陽武陳氏以及與陳姓同宗的齊國田姓子孫。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