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是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輸血、血液制品、手術(shù)器械等傳播。當健康人的皮膚或黏膜接觸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時,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在醫(yī)療操作中,特別是在進行涉及血液的手術(shù)前,醫(y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和防護措施。
2. 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的另一種重要傳播途徑。患有乙肝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通過胎盤或產(chǎn)道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母嬰阻斷措施在預防乙肝傳播中尤為重要。
3. 性接觸傳播
研究表明,乙肝也可以通過性接觸傳播。性行為時,皮膚和黏膜的密切接觸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因此,性生活中的防護工作也至關(guān)重要,使用安全套等方法能有效減少乙肝的性傳播風險。
4. 日常密切接觸傳播
在日常親密接觸中,如共用牙刷、剃刀等可能導致皮膚破損的物品,也可能成為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此外,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共用注射器、針頭等進行非法藥物注射的行為也是乙肝傳播的一種高風險行為。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避免與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高風險物品接觸,也是預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