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仞”的詩句
帶“仞”的詩句
1、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出自唐·李治《謁大慈恩寺》。2、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仞”在中間的詩句;1、千仞巖巒深可遁,萬重溪澗石樓臺。——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出自唐·岑參《題鐵門關樓》。3、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云齊。——出自唐·王仁裕《題麥積山天堂》。4、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6、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出自唐·駱賓王《浮槎》。7、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導讀1、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出自唐·李治《謁大慈恩寺》。2、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仞”在中間的詩句;1、千仞巖巒深可遁,萬重溪澗石樓臺。——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出自唐·岑參《題鐵門關樓》。3、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云齊。——出自唐·王仁裕《題麥積山天堂》。4、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6、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出自唐·駱賓王《浮槎》。7、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5923852.jpg)
“仞”結尾的詩句1、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出自唐·李治《謁大慈恩寺》2、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仞”在中間的詩句1、千仞巖巒深可遁,萬重溪澗石樓臺。——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出自唐·岑參《題鐵門關樓》3、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云齊。——出自唐·王仁裕《題麥積山天堂》4、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6、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出自唐·駱賓王《浮槎》7、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9、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出自唐·徐凝《廬山瀑布》10、碧落千山萬仞現,藤蘿相接次連溪。——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帶“仞”的詩句
1、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出自唐·李治《謁大慈恩寺》。2、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仞”在中間的詩句;1、千仞巖巒深可遁,萬重溪澗石樓臺。——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出自唐·岑參《題鐵門關樓》。3、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云齊。——出自唐·王仁裕《題麥積山天堂》。4、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6、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出自唐·駱賓王《浮槎》。7、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