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受潮的鑒別主要通過觀察其物理狀態和進行手感測試。
首先,從外觀上看,未受潮的水泥呈細粉末狀,顏色均勻,流動性好。隨著受潮程度的增加,水泥會逐漸出現結塊現象。輕微受潮的水泥可能只是表面有些濕潤,但整體仍能保持較好的流動性;而嚴重受潮的水泥則會結成硬塊,甚至表面出現裂紋或龜裂。
其次,通過手感測試可以進一步判斷水泥的受潮情況。用手輕輕捏碾水泥,未受潮的水泥手感細膩,容易碾成粉末且無硬粒。隨著受潮程度的加重,水泥粉末會逐漸凝結成小球粒狀或塊狀,捏碾時感覺阻力增大,甚至無法碾成粉末,出現硬粒。特別是當水泥受潮嚴重時,用手捏碾會明顯感覺到硬塊的存在,且硬塊不易破碎。
具體來說,水泥受潮的鑒別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 輕微受潮:水泥新鮮有流動性,肉眼觀察完全呈細粉狀,用手捏碾無硬粒。此時水泥的強度降低不超過15%,使用時可不做改變。
* 開始受潮:水泥凝結成小球粒狀,但易散成粉末,用手捏碾無硬粒。水泥強度降低15%以下,可用于要求不嚴格的工程部位。
* 加重受潮:水泥細度變粗,有大量小球粒和松塊,用手捏碾球粒仍可成粉末但無硬粒。水泥強度降低15%~20%,可將水泥松塊壓成粉末后降低標號使用。
* 較重受潮:水泥結成粒塊狀,有少量硬塊但較松,容易擊碎。用手捏碾不能變成粉末,有硬粒出現。水泥強度降低30%~50%,需慎用或作特殊處理。
* 嚴重受潮:水泥結成大的硬塊,看不出粉末狀。此時水泥強度已完全損失,不具有活性,成為廢品。
綜上所述,通過觀察和手感測試可以有效鑒別水泥的受潮情況,并根據受潮程度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