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房產贈予的方式主要取決于贈予是否已經完成以及是否存在特定的法律限制。
在房產贈予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通常享有任意撤銷權,可以直接取消贈予。這意味著,只要房產尚未過戶到受贈人名下,贈與人有權隨時改變主意,不再進行贈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贈予合同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或者已經過公證,那么贈與人則不能行使任意撤銷權,取消贈予將受到法律限制。
當房產贈予已經完成,即房產已經過戶到受贈人名下時,贈與人想要取消贈予則變得更為復雜。此時,贈與人需要依據法定撤銷權來取消贈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法定撤銷權適用于以下情形: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在這些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贈予并返還房產。但需要注意的是,贈與人行使撤銷權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通常需要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在取消房產贈予的過程中,贈與人還需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例如,在發出撤銷通知時,應明確說明撤銷的原因和依據,并保留好相關證據。如果受贈人同意撤銷贈予并返還房產,雙方可以協商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如果受贈人不同意撤銷贈予,贈與人則需要通過法律途徑來尋求救濟。
總之,取消房產贈予的方式取決于贈予是否已經完成以及是否存在特定的法律限制。在行使撤銷權時,贈與人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并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