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指北針測量距離?
如何用指北針測量距離?
1.使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使用里程計測量輪讀取圖上距離。首先,將紅色指針歸零;其次,平穩持握儀器,將里程計測量輪輕放在起點上,沿著所要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最后,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的地圖上,從甲點量至乙點,如果儀器表盤上的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那么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同樣,在1:100000的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甲乙兩點間的距離為14公里。此外,與相應比例(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以通過換算量讀。
導讀1.使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使用里程計測量輪讀取圖上距離。首先,將紅色指針歸零;其次,平穩持握儀器,將里程計測量輪輕放在起點上,沿著所要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最后,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的地圖上,從甲點量至乙點,如果儀器表盤上的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那么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同樣,在1:100000的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甲乙兩點間的距離為14公里。此外,與相應比例(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以通過換算量讀。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7/wz/18327958752.jpg)
如何使用指北針測量距離?1. 使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 使用里程計測量輪讀取圖上距離。首先,將紅色指針歸零;其次,平穩持握儀器,將里程計測量輪輕放在起點上,沿著所要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最后,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的地圖上,從甲點量至乙點,如果儀器表盤上的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那么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同樣,在1:100000的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甲乙兩點間的距離為14公里。此外,與相應比例(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以通過換算量讀。3. 使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是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10。通過相似三角形關系,可以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公式: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1/10。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果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又已知兩目標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10米。其余情況可以按照此方法計算。如果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而是小于或大于其間隔,可以采用公式: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1/10×兩目標所占兩尖端間隔的倍數。例如: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的7/10,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7米。如果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5米。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公式: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10。例如:已知前方丙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0米。如果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于或大于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可用公式:目標與所在地點的距離=(目標的實際間隔×10)/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的間隔的倍數。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地目標距離的方法簡便,但精度不高。
如何用指北針測量距離?
1.使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使用里程計測量輪讀取圖上距離。首先,將紅色指針歸零;其次,平穩持握儀器,將里程計測量輪輕放在起點上,沿著所要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最后,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的地圖上,從甲點量至乙點,如果儀器表盤上的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那么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同樣,在1:100000的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甲乙兩點間的距離為14公里。此外,與相應比例(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以通過換算量讀。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