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戶分哪些檔次嗎?
低保戶分哪些檔次嗎?
低保分為三個等級,等級越高,獲得的補貼越多。評定低保等級時,會考慮家庭人口數量、貧困程度以及地區差異等因素。低保金的發放是以家庭為單位,按月進行,具體金額根據當地低保標準、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家庭保障人數來計算。家庭月均收入需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20%。對于既有農村居民又有城鎮居民的家庭,低保的類別將根據家庭成員的主要居住習慣確定,即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農村低保,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城鎮低保。
導讀低保分為三個等級,等級越高,獲得的補貼越多。評定低保等級時,會考慮家庭人口數量、貧困程度以及地區差異等因素。低保金的發放是以家庭為單位,按月進行,具體金額根據當地低保標準、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家庭保障人數來計算。家庭月均收入需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20%。對于既有農村居民又有城鎮居民的家庭,低保的類別將根據家庭成員的主要居住習慣確定,即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農村低保,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城鎮低保。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19765552.jpg)
在我國,低保戶根據家庭經濟狀況和困難程度分為三個檔次:A檔、B檔和C檔。A檔低保戶每人每月可獲得250元補貼,每年總計3000元;B檔低保戶每人每月可獲得200元補貼,每年總計2400元;C檔低保戶每人每月可獲得140元補貼,每年總計1680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可能會因地區差異和家庭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低保分為三個等級,等級越高,獲得的補貼越多。評定低保等級時,會考慮家庭人口數量、貧困程度以及地區差異等因素。低保金的發放是以家庭為單位,按月進行,具體金額根據當地低保標準、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家庭保障人數來計算。家庭月均收入需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20%。對于既有農村居民又有城鎮居民的家庭,低保的類別將根據家庭成員的主要居住習慣確定,即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農村低保,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城鎮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政策針對的對象包括: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或者這些法定責任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農村居民。符合條件的持有一、二級殘疾等級的肢體、視力殘疾人或三級及以上智力、精神殘疾人,若為成年人且未婚、未生育或未領養子女,且父母年滿60周歲且享受低保,或父母未享受低保但年滿70周歲,可以申請特困供養。特困人員可以選擇分散供養或集中供養,分散供養的每人每年可獲得6960元,集中供養的每人每年可獲得11880元(集中供養三個月后可申請城市特困人員)。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也可獲得救助。困難殘疾人每人每月可獲得80元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也可獲得80元護理補貼。
低保戶分哪些檔次嗎?
低保分為三個等級,等級越高,獲得的補貼越多。評定低保等級時,會考慮家庭人口數量、貧困程度以及地區差異等因素。低保金的發放是以家庭為單位,按月進行,具體金額根據當地低保標準、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家庭保障人數來計算。家庭月均收入需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20%。對于既有農村居民又有城鎮居民的家庭,低保的類別將根據家庭成員的主要居住習慣確定,即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農村低保,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家庭可申請城鎮低保。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