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政其時”出自宋代釋慧遠的《偈頌一百零二首》。“秋收政其時”全詩《偈頌一百零二首》宋代釋慧遠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領血。憑君子細看,我亦難分雪。耕者耕未已,種者種不歇。目望九霄云,誰顧三伏熱。秋收政其時,全在要精潔。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詞絕。暗室不可欺,吃水也防噎。上人飽法味,道眼能昭徹。歸來滿缽香,坐斷水云舌。金毛恣翻躑,異獸潛深穴。栗棘金剛圈,略不通水泄。百草頭邊著眼看,七星用處當風截。《偈頌一百零二首》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慧遠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領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農耕的場景。詩中提到了一粒紅稻飯和幾滴牛領血,暗示著農田的辛勤耕種和收獲的喜悅。這里的紅稻飯和牛領血可以象征豐收和勞動的成果。憑君子細看,我亦難分雪。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e834f1e9debf6c81810a4ca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詩人呼喚讀者細心觀察,因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是如此細致而微妙,以至于詩人自己也難以區分其中的細節。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中微小事物的關注和細致觀察的態度。耕者耕未已,種者種不歇。這兩句詩描述了農耕的持續性和不間斷性。農民們不斷地進行耕作和種植,沒有停歇的時刻。這表達了農民對于農田的耕作和對于農業的執著和努力。目望九霄云,誰顧三伏熱。詩人抬頭仰望天空,眺望遙遠的云彩,而沒有人顧及他們所經歷的艱苦的三伏天炎熱。這句話流露出詩人對于自然環境的關注和感嘆,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于農耕勞動的忽視和不足。秋收政其時,全在要精潔。詩人指出秋收是農田管理的關鍵時刻,要求收割和整理要做到精細和徹底。這句話表達了農民在秋收時期要精心管理農田,以獲得豐收的決心和努力。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詞絕。這句話形容了農田的整齊和平均,每一塊土地都平分且有序。這也可以引申為人與人之間應該平等相待,不分彼此。這里的言詞絕可以理解為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暗室不可欺,吃水也防噎。這兩句詩表達了慧遠對于誠實和謹慎的態度。暗室不可欺指的是不要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吃水也防噎則是告誡人們在吃喝方面要小心謹慎。上人飽法味,道眼能昭徹。這兩句詩強調了上人(指佛教僧侶)應當滿足于法味,即佛法的滋養和啟迪。道眼能昭徹表示僧侶通過修行和覺悟可以洞察事物的真相。歸來滿缽香,坐斷水云舌。這兩句詩描述了僧侶歸來后滿缽香,指的是僧侶在修行中獲得的精神滋養和成果。坐斷水云舌則比喻僧侶在修行中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和俗務,達到了超脫的境地。金毛恣翻躑,異獸潛深穴。這兩句描繪了金毛獅子的狂躁和異獸隱藏在深洞中的情景。金毛恣翻躑形容了獅子舒展自如的身姿,異獸潛深穴則暗示了神秘而危險的存在。栗棘金剛圈,略不通水泄。這兩句詩描繪了栗棘金剛圈的特性。栗棘金剛圈指的是一種有刺的植物,形成了一道堅固的屏障,阻止水流的泄漏。這里可理解為指事物之間的關聯和聯系不容易被打破和突破。百草頭邊著眼看,七星用處當風截。這兩句詩表達了對自然界中細微事物的關注和洞察。百草頭邊著眼看表示詩人注重觀察大自然中的百草,通過這些細節來感知自然的變化和律動。七星用處當風截則是指七顆星星的運動和位置可以預示風的方向和趨勢。整體而言,《偈頌一百零二首》以簡練的語言描述了農耕與自然、勞動與收獲之間的關系,體現了釋慧遠對于生活和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思考。詩中融入了佛教的哲理和修行的意味,強調了誠實、謹慎和平等相待的價值觀。同時,通過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