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分級
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分級
2.國際脊髓損傷神經分類標準:由美國脊髓損傷協會于1982年提出,并在1997年進行修訂。該標準將脊髓損傷進行量化,便于統計和比較。包括脊髓損傷水平和損傷程度兩方面。感覺功能檢查通過針刺覺和輕觸覺在28個皮區的評估,運動功能則通過10對關鍵肌的肌力評估,括約肌功能及反射檢查用于確定損傷的完整程度。3.脊髓損傷程度的判斷:主要依據鞍區皮膚感覺的檢查,殘留的觸覺或痛覺表明是不完全性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的診斷需通過肛門指檢,包括深感覺的檢查和外括約肌的自主收縮功能。在脊髓休克期,完全性損傷的判斷需要細致的骶區功能檢查。
導讀2.國際脊髓損傷神經分類標準:由美國脊髓損傷協會于1982年提出,并在1997年進行修訂。該標準將脊髓損傷進行量化,便于統計和比較。包括脊髓損傷水平和損傷程度兩方面。感覺功能檢查通過針刺覺和輕觸覺在28個皮區的評估,運動功能則通過10對關鍵肌的肌力評估,括約肌功能及反射檢查用于確定損傷的完整程度。3.脊髓損傷程度的判斷:主要依據鞍區皮膚感覺的檢查,殘留的觸覺或痛覺表明是不完全性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的診斷需通過肛門指檢,包括深感覺的檢查和外括約肌的自主收縮功能。在脊髓休克期,完全性損傷的判斷需要細致的骶區功能檢查。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7/wz/18328327752.jpg)
1. Frankel分級:由Frankel在1969年提出,基于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共分為五個級別。該分級法適用于脊髓損傷程度的初步評估,但局限在于未能評估圓椎和馬尾損傷,且對反射和括約肌功能的評價不足,對膀胱和直腸功能的描述也不夠精確。2. 國際脊髓損傷神經分類標準:由美國脊髓損傷協會于1982年提出,并在1997年進行修訂。該標準將脊髓損傷進行量化,便于統計和比較。包括脊髓損傷水平和損傷程度兩方面。感覺功能檢查通過針刺覺和輕觸覺在28個皮區的評估,運動功能則通過10對關鍵肌的肌力評估,括約肌功能及反射檢查用于確定損傷的完整程度。3. 脊髓損傷程度的判斷:主要依據鞍區皮膚感覺的檢查,殘留的觸覺或痛覺表明是不完全性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的診斷需通過肛門指檢,包括深感覺的檢查和外括約肌的自主收縮功能。在脊髓休克期,完全性損傷的判斷需要細致的骶區功能檢查。4. 脊髓損傷的社會經濟影響:脊髓損傷是脊柱骨折最嚴重的并發癥,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身體和心理的嚴重傷害,還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在美國,脊髓損傷所導致的社會經濟損失大約為80億美元/年。5. 脊髓損傷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已成為當今醫學界的一大課題,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脊髓損傷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發達國家脊髓損傷的發生率大約為13.3-45.9人/百萬人/年,我國上海市1991年統計的發生率為34.3人/百萬人,北京市2002年的發生率為60人/百萬人。
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分級
2.國際脊髓損傷神經分類標準:由美國脊髓損傷協會于1982年提出,并在1997年進行修訂。該標準將脊髓損傷進行量化,便于統計和比較。包括脊髓損傷水平和損傷程度兩方面。感覺功能檢查通過針刺覺和輕觸覺在28個皮區的評估,運動功能則通過10對關鍵肌的肌力評估,括約肌功能及反射檢查用于確定損傷的完整程度。3.脊髓損傷程度的判斷:主要依據鞍區皮膚感覺的檢查,殘留的觸覺或痛覺表明是不完全性損傷。完全性脊髓損傷的診斷需通過肛門指檢,包括深感覺的檢查和外括約肌的自主收縮功能。在脊髓休克期,完全性損傷的判斷需要細致的骶區功能檢查。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