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真題
國際貿易實務真題
具體來看,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術語意味著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港并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至目的港期間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賣方在裝運港完成交貨,即貨物風險轉移至買方。在貨物途中滅失的情況下,賣方無需承擔損失,買方應根據保險條款向保險公司索賠。對于信用證規定,若未明確溢短裝條款,賣方發貨數量可在合同規定數量的5%范圍內浮動。然而,總金額必須保持在信用證規定的50萬元以內。這一規定確保了信用證項下的交易風險和責任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給予了賣方一定的靈活性。
導讀具體來看,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術語意味著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港并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至目的港期間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賣方在裝運港完成交貨,即貨物風險轉移至買方。在貨物途中滅失的情況下,賣方無需承擔損失,買方應根據保險條款向保險公司索賠。對于信用證規定,若未明確溢短裝條款,賣方發貨數量可在合同規定數量的5%范圍內浮動。然而,總金額必須保持在信用證規定的50萬元以內。這一規定確保了信用證項下的交易風險和責任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給予了賣方一定的靈活性。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7/wz/18328449752.jpg)
國際貿易實務試題中,CIF術語下的賣方交貨地點是裝運港船上。若貨物在運輸途中發生滅失,買方應向保險公司索賠。在信用證條款下,如果信用證未明確溢短裝的允許范圍,根據《UCP600》規定,賣方發貨時數量允許在5%以內浮動,但總金額不得超過信用證規定的金額。具體來看,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術語意味著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港并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至目的港期間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賣方在裝運港完成交貨,即貨物風險轉移至買方。在貨物途中滅失的情況下,賣方無需承擔損失,買方應根據保險條款向保險公司索賠。對于信用證規定,若未明確溢短裝條款,賣方發貨數量可在合同規定數量的5%范圍內浮動。然而,總金額必須保持在信用證規定的50萬元以內。這一規定確保了信用證項下的交易風險和責任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給予了賣方一定的靈活性。綜上所述,CIF貿易術語下,賣方在裝運港船上完成交貨,貨物風險轉移至買方。在貨物途中發生滅失,買方應向保險公司索賠。而信用證未明確溢短裝條款時,賣方發貨數量可在合同規定數量的5%范圍內浮動,但總金額不得超過信用證規定的金額。
國際貿易實務真題
具體來看,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術語意味著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目的港并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至目的港期間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賣方在裝運港完成交貨,即貨物風險轉移至買方。在貨物途中滅失的情況下,賣方無需承擔損失,買方應根據保險條款向保險公司索賠。對于信用證規定,若未明確溢短裝條款,賣方發貨數量可在合同規定數量的5%范圍內浮動。然而,總金額必須保持在信用證規定的50萬元以內。這一規定確保了信用證項下的交易風險和責任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給予了賣方一定的靈活性。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