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6618852.jpg)
它是按照你成交的資金來計算收益與稅收的,假如說你第一次10.66和10.56元買入,11.55與12.35分別賣出,這里面它就是單獨計算你每次成交資金的稅收和收益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按照你成交賣的價格減去你的成本價!稅收是按照你每次交易的金額來算的。如果你的稅收是千分之三,那么就是你本次成交總資金乘以千分之三!是就稅收!成本是綜合計算的,還有一個是最低傭金的問題,一般最低傭金一筆是5塊,如果達不到也是按照5塊收取。要是不在意隨便怎么賣都行。拓展資料:因為股票是撮合交易,要有買才能賣,有賣才能買!買一就是想要買這個股票的人能出的最高價,就是你直接賣出能賣到的最高價!賣一就是想要賣出這個股票的想要賣的最低價,也就是你直接買入能買到的最低價格!一般股票交易軟件上面會分別顯示買賣各五檔的價格,也叫做盤口!這是股票的買賣雙方委托單的價格排序!一、某只股票叫“只”或者“支”,而股票的單位是:股或者手(1手=100股) 二、參考成本價的概念。 買入某只股票,就產生了買入的費用,一般就是傭金。買入以后買入的費用已經產生,所以不用預估,它是時機存在的。需要估算的只是賣出的費用。 而賣出的時候不僅有傭金,還有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既然費用是以成交價格來計算,這里顯示的參考成本的計算依據是現在股票的價格。隨著股價的變動,這個成本也在不停變動。 比如:當前股價是10塊,一共100股,那么當前估算的印花稅就是1塊錢。 如果價格漲到了100塊,那么估算的成本里面就包含了10塊錢的印花稅。 三、不管是以什么價格成交,都跟預估成本關系不大,預估成本只是讓投資者參考,在哪個價位賣出開始盈利。最終的盈利情況和費用都以成交價格和數量計算。分批買賣法是基于克服人性的優柔寡斷弱點而應運而生的一種投資方法。股票投資者的良好愿望是能夠在最低價買進和最高價售出。但真正能在市場上如愿以償的投資者卻為數不多,通常發生的情形,在股價下跌到可以入市購進時,許多投資者還認為股價會繼續下跌,仍然持幣待購;而待股價強勁反彈上來時,又后悔莫及坐失入市良機。另外,當股價上漲到應該脫手時,還認為股價繼續上揚,而待股價下跌時,不僅賣不出好價錢,有時甚至還難脫手。個人建議:分批買賣法克服了只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進和沽出的缺陷。由于分批買賣法進行的是多次買進和多次賣出。故而當股價下跌到某一低點時,投資者就可以毫不猶豫地予以購買。同樣,當股價漲至某一高點時,投資者也不會因貪心而舍不得賣出,因為即使股價繼續上漲,投資者仍可能通過不斷賣出獲利,故而不會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