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樣的,股市上的錢具有流動性,具體來說,賠的人把錢賠給了賺的人。股市就像擊鼓傳花一樣,一個一個向后傳,價格也是一波波的漲,但終有鼓聲停止的一刻,誰會接最后一個,誰就死期到了.前面離場的都是贏家,賺的錢就是那些傳到后面買入的人的錢了。不一定,要看是不是這個公司有價值,如果這個公司有價值,在美國市場暫時沒有體現,因此導致股價大漲,很劃不來,我們劃不來。相反,如果是炒作的話,就是股價虛高,那我們在發行時就劃得來。中國的上市公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中國股市中確有相當多的公司效益很好,但也確有相當多的公司效益低下,不想分紅,財務作假,內部交易不斷,雖然IPO暫停了,但大小非解禁從未停止過,股市的口子也從未縫合過。而美股市場涵蓋了美甚至國際著名公司,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中國股市還沒有實質性的做空機制,股指期貨門檻很高,而美國市場則有套期保值功能,阻礙了大資金入市安全運作。而沒有實質性的做空機制則有利于新股發高價,多融資。美股市場的發展變動與政治經濟發展歷史過程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它既是政治財經風云變幻的晴雨表,也是整個變化的后果的直接體現者。這表明,美國股票市場的透明程度和可分析性,可預見性是相當明顯的。所有股票分析的技術手段和模型造就都源出于此便是證明。而中國的股市則有一種超然的游離功能,投資者很難判斷其走勢和短時期的漲跌。中國股市沒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但在相當長時間里,莊家橫行,10個股票9個莊。美國股票市場是規模最大的市場,除了以兆億美元計的上市股票價值外,美國還有最大規模的基金投資和機構投資。一般的投資者興風作浪是絕對不可能的。中國股市的規則、法規、政策至今還處在不穩定的變動完善之中,不像美國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年至今無大變,如中國的新股發行制度、新股二級市場抑價政策;上海股市ST的跌多漲少等不對稱規定,都給人這種感覺。據稱,在美國ST股票是無人購買的,更不可能出現被大幅炒作的機會,美國股票市場是法規健全、管理嚴密而透明,除了法制的約束,政府對股票市場完全沒有約束,投資者需自己對所作的投資承擔全部的風險和責任,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的投資者更加成熟和理性,他們中更多的是機構而非像中國一樣的散戶為大的態勢,更可貴的是美國的投資者更注重公司價值的研究和分析,更加理性和科學,中國的股民難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