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每年的12月份左右參保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計入金額也要按照繳費補差辦法進行調整,多退少補,所以會出現少錢或者是多錢的情況。基數未核定前,單位按上年度12月繳費基數的110%為基數進行預交,基數核定后,當年核定基數前的已繳納費用與基數核定后的應繳納費用進行補差調整。2.醫保有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個人賬戶就是自己的錢,可以看病買藥。統籌賬戶相當于國家的錢,由國家統一支配。但其實,少分的錢都進了統籌賬戶,用來提高門診保障,讓我們看病花更少的錢。拓展資料:醫保卡上的錢有兩部分組成:由單位和職工繳納的費用共同組成。 法律規定,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因為各地經濟發展不一,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比例也不同,全國平均為7.5%(有些地方為9%,甚至10%,也有地方仍保持最低6%);而全國員工個人繳納的比例定為2%。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年齡段劃入個人醫療賬戶,具體為:不滿35歲的按用人單位繳費的20%劃入;35歲以上不滿50歲的,按30%劃入;50歲以上的,按40%劃入;退休人員按本人上年度養老金或退休金總額的8%劃入個人醫療賬戶。注意:單位繳費進入統籌賬戶的醫療費用用于住院費用;個人賬戶里的醫療費用用于門診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