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賣假發的店,會掙錢嗎?投資需要很大嗎?
開個賣假發的店,會掙錢嗎?投資需要很大嗎?
拓展資料;1:找好貨源。這個很重要,決定了你的假發是否在當地有競爭力。畢竟好東西誰都想要。假發水很深,而且比較貴,質量參差不齊。講三個故事,都是親身經歷的。1.那時候18年中旬我剛開店,啥都不懂,家里介紹了幾個工廠去買樣品看看,其中一個工廠的老板還和我吃過幾次飯。花了三四千從他手里買了幾個樣品,過了幾天洗完發現質量壓根就不行,而且價格算是很貴的,回去找,不認帳了,就說這是行業標準。得,算我交學費了,這幾個假發搬了幾次家不知道扔哪了。不過也算發揮余熱了,拍視頻的時候它們充當我的反面教材。
導讀拓展資料;1:找好貨源。這個很重要,決定了你的假發是否在當地有競爭力。畢竟好東西誰都想要。假發水很深,而且比較貴,質量參差不齊。講三個故事,都是親身經歷的。1.那時候18年中旬我剛開店,啥都不懂,家里介紹了幾個工廠去買樣品看看,其中一個工廠的老板還和我吃過幾次飯。花了三四千從他手里買了幾個樣品,過了幾天洗完發現質量壓根就不行,而且價格算是很貴的,回去找,不認帳了,就說這是行業標準。得,算我交學費了,這幾個假發搬了幾次家不知道扔哪了。不過也算發揮余熱了,拍視頻的時候它們充當我的反面教材。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6463752.jpg)
賣假發會掙錢,投資應該不是很大吧.但是利潤卻很高,一般短發或披肩的都是100左右.越長的價越高.投資肯定是不大的。假發是個偏門行業。主要看當地的年輕人是否喜歡。大城市的效果會好一些。拓展資料1:找好貨源。這個很重要,決定了你的假發是否在當地有競爭力。畢竟好東西誰都想要。假發水很深,而且比較貴,質量參差不齊。講三個故事,都是我親身經歷的。1.那時候18年中旬我剛開店,啥都不懂,家里介紹了幾個工廠去買樣品看看,其中一個工廠的老板還和我吃過幾次飯。 花了三四千從他手里買了幾個樣品,過了幾天洗完發現質量壓根就不行,而且價格算是很貴的,回去找,不認帳了,就說這是行業標準。得,算我交學費了,這幾個假發搬了幾次家不知道扔哪了。不過也算發揮余熱了,拍視頻的時候它們充當我的反面教材。2.我的朋友開理發店的,也開始賣假發了,這算是對頭發比較懂的了吧。前幾天從外地買了2個樣品,一千多塊錢。 說是遞針辮子發,結果回來一洗發現掉顏色。 認倒霉唄,總不能因為這一千多塊錢坐火車跑過去跟人家理論吧。 跟我的情況一樣,賣的時候笑嘻嘻,找過去的時候不認帳。這種工廠基本都是沒規模的小作坊,干不大,也干不久,沒信譽。3. 我微信里一個大姐,也是開理發店的,加我好友,說買了幾個樣品發片,一個發片1400,質量那就不說了,基本就是被坑了。前期損失幾千塊錢很正常,就當交學費了。 但是不要在一個地方反復跌倒,后期可能就是十萬二十萬的貨了,那時候就損失大了。 別以為只有客戶會被忽悠,經銷商被坑的事兒多的是,要仔細考察。2:要有會修剪假發的人假發賣的什么?不就是讓人帶上好看嘛。 大部分開假發店的自己就是理發師轉行了,這種是最方便,最省錢的。 如果自己不會剪,可以找個理發師合作,定期來店里給顧客修剪。 不建議專門請理發師,現在一個理發師一個月賺個一兩萬沒問題,要是給你打工,你說你要開多少錢?3:懂假發建議自己多戴假發,發現會有哪些問題并且找到解決辦法,這樣客戶來到店里的時候能夠及時迅速的解決問題,讓客戶能夠感受到你的專業程度。并且介紹的時候行云流水,客戶問什么你都能說出來,專家對吧。4:地址的選擇如果資金有限,可以選擇租金低的寫字樓里,沒必要開門面房。 美團啊 百度地圖的搜索弄起來,讓人家能夠找到門。 前提是自己的質量好,價格優勢。 賣假發不是賣衣服,每個城市賣假發的不多,如果東西好,客戶是愿意去過去找你的。5:不要坑客戶。最最最重要!如果你在三四線城市開假發店,基本很少有競爭對手。 而這個區域內買假發的客戶,要不然找你買,要不然去網上買。 現在很多小伙伴,尤其是老年人還是愿意去門店購買的,網上買沒有辦法現場試戴,有一定劣勢。假發是小眾消費,一部分小伙伴,是剛需用戶,一直離不開假發,她們都有一個戴假發的圈子,誰的質量好都會推薦,誰的店黑也會說。 所以如果你能把握住這部分當地的剛需用戶,那以后會一傳十 十傳百 慢慢客流量就會多。如果你垃圾貨賣高價,坑客戶,現在人都不是傻子,第二次來不來就不一定了,直接拉入黑名單了,甚至可能在圈子里說你是黑店,那損失就更大了。所以,賣假發就給客戶說的明明白白,這個假發貴一點,哪里哪里比較好,使用過程中會怎么怎么方便 逼真 自然 。 這個假發便宜,哪里哪里有缺點,提前告訴客戶。到時候有問題你提前說了,也不算你騙人。
開個賣假發的店,會掙錢嗎?投資需要很大嗎?
拓展資料;1:找好貨源。這個很重要,決定了你的假發是否在當地有競爭力。畢竟好東西誰都想要。假發水很深,而且比較貴,質量參差不齊。講三個故事,都是親身經歷的。1.那時候18年中旬我剛開店,啥都不懂,家里介紹了幾個工廠去買樣品看看,其中一個工廠的老板還和我吃過幾次飯。花了三四千從他手里買了幾個樣品,過了幾天洗完發現質量壓根就不行,而且價格算是很貴的,回去找,不認帳了,就說這是行業標準。得,算我交學費了,這幾個假發搬了幾次家不知道扔哪了。不過也算發揮余熱了,拍視頻的時候它們充當我的反面教材。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