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種后防治雜草噴施二甲戊靈對玉米出苗沒有影響。玉米播種前使用二甲戊靈防治雜草,對于壟溝來說沒有防治效果,建議玉米播種后施藥。
玉米3-5期葉噴施煙嘧磺隆后5-10天玉米心葉褪綠、變黃,或葉片出現不規則的褪綠斑。
有的葉片卷縮成筒狀,葉緣皺縮,心葉牛尾狀,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長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產生部分叢生、次生莖。藥害輕的可恢復正常生長,嚴重的影響產量。
擴展資料:
藥害病狀主要表現為葉片扭曲,心部葉片形成蔥葉狀卷曲,并呈現不正常的拉長,莖基部腫脹,氣生根長不出來,非人工剝離雄穗不能抽出。葉色濃綠,嚴重時植株矮小,葉片變黃,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節位上長出果穗;下部節間脆弱易斷,根系不發達,根短量少,側根生長不規則,對產量影響很大,甚至絕收。
乙草胺是一種廣譜、高效的選擇性芽前土壤處理除草劑,在作物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土壤表面噴霧處理。禾本科雜草由幼芽吸收,闊葉雜草由根和幼芽吸收,進入體內的藥劑能干擾核酸代謝和蛋白質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長,最終死亡。
在土壤中持效期可達2個月左右。酰胺類除草劑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質與RNA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質而死亡。
該類除草劑只能防治禾本科雜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雜草。甲草胺、異丙甲草胺(都爾)、乙草胺的田間用量分別為畝(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二甲戊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