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嫁接繁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等方式來繁殖。
芹葉牡丹因葉子像芹菜一樣,花朵盛開時像牡丹,故名“芹葉牡丹”。芹葉牡丹的種子5-6月成熟,種子發芽適溫在10℃-15℃之間,2-3周即可發芽。
塊根吸水后在夜溫10℃-12℃下栽培,大約7-8周的時間,就可展開10枚葉片。此時莖端生長點開始膨大,進入花芽分化期,2-3周花芽分化期完成,再經10周左右即可開花。
擴展資料:
芹葉牡丹的生長發育條件:
1.水分:
花毛茛原產地在敘利亞和以色列,原生地夏季高溫干燥,秋季到春季低溫多雨,因此花毛茛具有秋冬生長發育、春開花、夏休眠的習性。
其生長過程對水分的需求很多,生長初期缺水將導致植株矮小,葉片小,將來分蘗少,根系不發達,開花少,花小,重瓣率低;中期缺水將嚴重影響開花,花莖小、花期短,色彩不艷,葉片也將黃化;后期缺水植株將會強迫休眠,塊根質量差。
但是,作為一種塊根花卉,過多的水分也有爛根的危險。水分的供應還必須均衡適量,過度的干旱或水漬均會嚴重影響生長。水分失衡還會造成塊根裂口。其生長過程需水的大體規律是:在栽培初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水分,抽薹初期達到最大,以后逐漸減少。
2.日長反應:
花毛茛對日長反應非常敏感,播種苗遇長日條件,就會提前開花或生長停滯并開始形成塊根。雖然這和花毛茛的生理成熟年齡較小有關,但最重要的是長日照促進了花芽分化。
短日照雖然能抑制開花,但當植株長至一定大小時,還是能進行花芽分化。這說明花毛茛只是相對的長日照花卉。有人以切花品種作試驗,長日照處理的(22時到2時進行4小時中斷處理)比短日照處理(8小時)提前45天開花,比自然處理(CK)提早41天開花。
但在長日條件下,花的質量下降,花徑變小了2.5cm,花莖增高了2-8cm。與塊根栽培相比,實生苗的長日反應更明顯,開花更早,植株休眠也相應提早。12小時以上日長時影響更為顯著,但如達20小時照明則不能開花,或開花少,花梗細長,重瓣率下降。
在短日照條件下,分生組織的活性較高,并促進側芽形成。因此在秋季種植花毛茛,尤其是有性繁殖,栽植和播種均不能過遲,以保證在春天的長日照到來之前有充分的營養生長,從而保證盆花的質量(花數、株高、重瓣率)。
3.溫度:
花毛茛的最低生育界限溫度為-5℃,生長最低溫度為5℃以上。以夜溫為8℃,晝溫為10℃-15℃的條件下生長速度最快。大于20℃生長發育不良,30℃以上地上部開始枯萎,但是干燥的塊根可以忍受相當的高溫。
苗期的低溫處理對生育期有顯著影響,5℃低溫處理4周,無論在長日、短日、自然處理條件下,均可提早開花14-20天。
花毛茛雖不喜高溫,但在長期低溫條件下,尤其是土壤水分較多時,也可能爛根。營養生長期將晝溫控制在15℃-20℃,夜溫控制在5℃-10℃為宜。晝夜溫差過時將來花數減少,重瓣率下降,花莖增高且軟弱,盆花品質嚴重降低。花期溫度則以13℃-15℃為宜,以延長花期。
4.土壤環境:
花毛茛對土壤要求較高,以有機質豐富、團粒結構良好、能保持適量孔隙度的土壤為好,pH值6.5左右。
參考資料:
芹葉牡丹?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