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親法蘭克是畢業于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畢業于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后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2012年1月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并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后,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霍金預言
2017年11月,霍金再次做出“預言”,稱人類可能在2600年前就會滅絕。霍金認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他還稱,“人類如果還想把自己的存在延長100萬年的話,就要無畏地去往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
精彩語錄
1.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3.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么?
4.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
5.活著就有希望。
參考資料:斯蒂芬·威廉·霍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