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可以按照多種方式進行分類,以下是對其主要分類方式的詳細解釋:
一、按受力狀態分類
* 摩擦樁:摩擦樁的承載力主要來自樁側與土層的摩擦阻力。當外部荷載作用時,荷載主要通過樁身側表面與土層之間的摩擦傳遞給周圍土層,樁尖部分承受的荷載相對較小。這類樁基適用于巖層埋置很深的地基,但沉降較大,穩定時間也較長。
* 端承樁:端承樁的承載力則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樁身穿過軟弱土層,將荷載直接傳遞給堅硬的巖層或土層,樁側摩擦阻力在此類樁中作用較小。
二、按施工方式分類
* 預制樁:預制樁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先制作好的樁,然后通過錘擊、振動或靜壓等方式沉入土中。預制樁具有制作質量易于控制、沉樁速度快等優點。
* 灌注樁:灌注樁則是在施工現場直接成孔,然后在孔內澆筑混凝土或放置鋼筋籠再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根據成孔方法的不同,灌注樁可分為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等。
三、按承臺位置高低分類
* 高承臺樁基:高承臺樁基的承臺底面高于地面或局部沖刷線。這種樁基能夠穿透軟弱層達到較深的持力層,承受豎向荷載的能力較強,但樁身外露部位沒有土的彈性抗力作用,穩定性相對較差。高承臺樁基廣泛應用于大跨徑橋梁、碼頭和海洋石油平臺等工程。
* 低承臺樁基:低承臺樁基的承臺底面則埋置于地面或局部沖刷線以下。這類樁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較為常見,其穩定性和承載力均較好。
四、按樁身材料分類
樁身材料也是樁基礎分類的一個重要依據。常見的樁身材料包括混凝土樁、鋼樁、灰土樁、木樁和砂石樁等。其中,混凝土樁因其制作方便、樁身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且價格較低等優點而應用最為廣泛;鋼樁則因其承載力大、施工方便但價格昂貴而多用于重點工程;木樁和砂石樁則因其特定性能而在特定工程中使用。
綜上所述,樁基礎可以從受力狀態、施工方式、承臺位置高低和樁身材料等多個角度進行分類。每種分類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優勢特點,在實際工程中需根據具體條件選擇合適的樁基礎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