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續上1)?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續上1)?
-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并開始澆水養護。- 針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具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其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嚴禁在其上行走或進行振動施工。柱子和墻體應在模內養護至少2天,之后脫模,用濕布包裹并澆濕,以保持立面結構濕潤。- 每天應確保混凝土得到足夠的澆水次數,以維持其適當的濕潤狀態。11 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施工要點。-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解決溫度控制問題至關重要。由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的散發通過表面進行,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會在表面混凝土產生收縮,導致內部約束應力,可能引起混凝土開裂。應通過計算確定溫度控制措施,以減少溫度應力,保證混凝土質量。主要施工控制措施包括。
導讀-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并開始澆水養護。- 針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具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其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嚴禁在其上行走或進行振動施工。柱子和墻體應在模內養護至少2天,之后脫模,用濕布包裹并澆濕,以保持立面結構濕潤。- 每天應確保混凝土得到足夠的澆水次數,以維持其適當的濕潤狀態。11 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施工要點。-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解決溫度控制問題至關重要。由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的散發通過表面進行,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會在表面混凝土產生收縮,導致內部約束應力,可能引起混凝土開裂。應通過計算確定溫度控制措施,以減少溫度應力,保證混凝土質量。主要施工控制措施包括。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2869552.jpg)
10 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并開始澆水養護。- 針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具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其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嚴禁在其上行走或進行振動施工。柱子和墻體應在模內養護至少2天,之后脫模,用濕布包裹并澆濕,以保持立面結構濕潤。- 每天應確保混凝土得到足夠的澆水次數,以維持其適當的濕潤狀態。11 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施工要點-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解決溫度控制問題至關重要。由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的散發通過表面進行,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會在表面混凝土產生收縮,導致內部約束應力,可能引起混凝土開裂。應通過計算確定溫度控制措施,以減少溫度應力,保證混凝土質量。主要施工控制措施包括:- 使用水化熱較低的礦渣水泥,減少混凝土中的總水化熱。可以添加緩凝型減水劑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延長初凝時間。控制粗細骨料質量,盡量減少泥含量。- 在滿足泵送混凝土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小水灰比,有效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分層澆筑混凝土,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加速熱量散發,并使溫度分布更均勻。- 加強內外溫差的監測,嚴格控制在25度以內。每100m2設置一個測溫點,并指派專人監測內部溫度。當溫差達到20度時,及時采取措施,加強覆蓋。此監測工作需連續進行7天,直到溫度明顯降低。- 使用厚麻袋和塑料膜進行混凝土養護,指派專人負責覆蓋保溫和淋水工作,保持混凝土外表濕潤。- 在高溫天氣下,要求混凝土供應商對骨料進行降溫處理,以降低混凝土溫度。- 為防止混凝土暴露在陽光下或遭受暴雨,需搭建臨時遮陽防雨棚。在澆筑前,利用預埋鋼管和腳手架搭建簡易棚架,上覆大型帆布,保持20米寬度,隨著施工面的推進而移動帆布,避免混凝土早期干燥開裂或遭受暴雨侵襲。- 測溫點的布置應使用鋼管,下端砸扁并焊接,以便沿澆筑高度測量底部、中部和表面的溫度,測點距離邊角和表面大于50mm。12 墻面預留洞施工- 采用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方法進行墻面預留洞施工。根據設計預留洞的尺寸,預先制作混凝土構件,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確定預留洞位置,安裝預制構件,并使用短鋼筋固定。在預制構件孔洞內填充松散材料,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流入堵塞洞口。13 商品混凝土要求- 本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書面通知混凝土攪拌站所需混凝土的技術要求,包括設計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原材料要求、坍落度、初終凝時間等,并向攪拌站索取施工配合比單。- 商品混凝土到達現場后進行檢查,包括確認送達時間、測量坍落度,對于超過初凝時間或存在離析、沉淀現象的混凝土,應進行處理或退貨。- 到達現場的混凝土應高速旋轉滾筒,確保均勻后才能出料,現場嚴禁加水。- 加強現場與攪拌站之間的通信,及時報告施工情況和混凝土要求,以便攪拌站調整。- 按照規定制作混凝土試塊進行養護和壓力測試,并向攪拌站索要試壓報告單。14 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應滿足流動性與穩定性的要求,即泵送性。- 摻入粉煤灰可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其技術標準和試驗方法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 使用外摻劑可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延長初凝時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要求確定,包括強度等級、和易性、耐久性要求,以及材料規格、泵送距離、管徑、澆灌方法、部位、氣候條件等因素。-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還應確保質量穩定性,最少水泥用量宜為300kg/m3,砂率宜為40-45%,粗骨料粒徑不宜大于輸送管徑的1/3,采用雙摻技術(外摻劑和粉煤灰),水灰比不宜小于0.45,不得大于0.7。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續上1)?
-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并開始澆水養護。- 針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具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其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嚴禁在其上行走或進行振動施工。柱子和墻體應在模內養護至少2天,之后脫模,用濕布包裹并澆濕,以保持立面結構濕潤。- 每天應確保混凝土得到足夠的澆水次數,以維持其適當的濕潤狀態。11 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施工要點。-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解決溫度控制問題至關重要。由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的散發通過表面進行,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會在表面混凝土產生收縮,導致內部約束應力,可能引起混凝土開裂。應通過計算確定溫度控制措施,以減少溫度應力,保證混凝土質量。主要施工控制措施包括。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