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植物叫做魚腥草。它在江左地區被人們喜好生食,而在關中地區則被稱為菹菜。魚腥草的葉子帶有特殊的腥味,因此得名。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在30至50厘米之間。整株植物散發出腥臭味;莖的上部直立,通常呈現紫紅色,而下部則伏地蔓生并生根。在莖的節上,尤其是第一節的周圍會輪生出小根。魚腥草的葉子是互生的,質地薄而紙質,葉片上分布有腺點,尤其是在背面更為明顯。葉子的形狀是卵形或闊卵形,長度在4至10厘米之間,寬度在2.5至6厘米之間。葉子的基部呈現心形,邊緣全緣,背面常呈現出紫紅色。葉脈為掌狀,有5至7條,葉柄的長度在1至3.5厘米之間,沒有毛發。托葉是膜質的,長度在1至2.5厘米之間,下部與葉柄結合形成鞘。第二個條目中的植物叫做酸梗兒,又名酸溜溜,學名為毛尖二棲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