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環境的結構。例如,森林被轉變為農田,城市建設導致草地和農田變成混凝土地面,過度放牧或開墾使草原變成荒漠,水庫建設使旱地變為水面,干旱區的節水灌溉技術使戈壁和荒漠變成良田。這些活動都在改變地表環境的結構。(二)人類活動已經達到可以改變地表環境演化方向的程度。科學家研究認為,第四紀中冰期/間冰期旋回持續時間大約為10萬年,其中間冰期持續時間僅為1萬年。冰后期作為現代間冰期,已經經歷了大約1萬年的時間,原本即將結束并進入新的冰期,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大氣中溫室氣體如CO2的增加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三)人類活動也改變了地表環境變化的速率。例如,土壤侵蝕過程中,由于人類影響,全球平均每年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損失的土壤量達到1,500~85,000立方毫米,而天然侵蝕的背景值僅為12~1,500立方米。這表明土壤侵蝕過程因人類活動而加快了百倍以上。(四)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環境的物質循環。在水的控制方面,人類建造水庫改變了水流速度和時間,建造排灌工程可以將水分調至高處,而跨流域調水則改變了兩個流域的水分循環。此外,燃燒化石燃料增加了大氣中CO2含量,氟里昂的使用破壞了臭氧層,化肥使用改變了地表環境中氮、磷、鉀等元素的自然循環,導致湖泊富營養化,而灌溉和水庫建設增加了地面水蒸發,影響降水量。(五)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環境的能量平衡。改變地面結構會影響反射率,進而改變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從而影響能量平衡。例如,沙漠化增加反射率,減少太陽輻射,降低地面溫度;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中心溫度升高;水庫建設通過調節熱量影響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而溫室效應則是人類改變地表環境能量平衡的一個例子,化石燃料燃燒導致大氣CO2濃度升高,減少地面長波輻射,使地面溫度升高。(六)人類對資源的消耗和破壞也對地表環境產生了影響。長期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導致一些資源面臨枯竭,如土壤侵蝕、沙漠化加速,耕地因城市建設被占用,人均耕地面積減少。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污染也導致水危機。這些因素都對地表環境造成了顯著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