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結構是怎樣的?
地球的結構是怎樣的?
2.地球的結構可以簡單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球并非均勻,其地殼厚度不均,海洋地區較薄,大洲地區較厚。3.地球的內部結構不連續,由地殼和上地幔之間的莫霍面等斷面分隔。地殼和內核是實體,而外核和地幔則是流體。4.地球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地幔,其次是地核。人類居住的環境僅占地球表面的很小一部分。5.地球主要由以下幾種元素構成(單位:10^24千克):大氣0.0000051、海洋0.0014、地殼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內地核0.09675。6.地核主要由鐵構成,盡管可能含有少量輕質物質,地核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7.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鐵/鎂硅酸鹽構成,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以及鐵、鈣、鋁等元素構成。8.地殼主要由石英和類長石組成。
導讀2.地球的結構可以簡單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球并非均勻,其地殼厚度不均,海洋地區較薄,大洲地區較厚。3.地球的內部結構不連續,由地殼和上地幔之間的莫霍面等斷面分隔。地殼和內核是實體,而外核和地幔則是流體。4.地球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地幔,其次是地核。人類居住的環境僅占地球表面的很小一部分。5.地球主要由以下幾種元素構成(單位:10^24千克):大氣0.0000051、海洋0.0014、地殼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內地核0.09675。6.地核主要由鐵構成,盡管可能含有少量輕質物質,地核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7.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鐵/鎂硅酸鹽構成,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以及鐵、鈣、鋁等元素構成。8.地殼主要由石英和類長石組成。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8/wz/18323182152.jpg)
1. 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發展緩慢,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意識到地球僅是眾多行星之一。2. 地球的結構可以簡單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球并非均勻,其地殼厚度不均,海洋地區較薄,大洲地區較厚。3. 地球的內部結構不連續,由地殼和上地幔之間的莫霍面等斷面分隔。地殼和內核是實體,而外核和地幔則是流體。4. 地球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地幔,其次是地核。人類居住的環境僅占地球表面的很小一部分。5. 地球主要由以下幾種元素構成(單位:10^24千克):大氣0.0000051、海洋0.0014、地殼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內地核0.09675。6. 地核主要由鐵構成,盡管可能含有少量輕質物質,地核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7. 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鐵/鎂硅酸鹽構成,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以及鐵、鈣、鋁等元素構成。8. 地殼主要由石英和類長石組成。9. 地球的化學成分包括34.6%的鐵、29.5%的氧、15.2%的硅、12.7%的鎂、2.4%的鎳、1.9%的硫和0.05%的鈦。10. 地球上的地殼被分為幾個大板塊,這些板塊在地質學上被稱為板塊構造理論。主要板塊包括:- 美洲板塊:包括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包括南極洲及沿海地區。- 亞歐板塊:包括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包括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包括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11. 除了上述大板塊,地球上還存在許多大小不一的其他板塊。
地球的結構是怎樣的?
2.地球的結構可以簡單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球并非均勻,其地殼厚度不均,海洋地區較薄,大洲地區較厚。3.地球的內部結構不連續,由地殼和上地幔之間的莫霍面等斷面分隔。地殼和內核是實體,而外核和地幔則是流體。4.地球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地幔,其次是地核。人類居住的環境僅占地球表面的很小一部分。5.地球主要由以下幾種元素構成(單位:10^24千克):大氣0.0000051、海洋0.0014、地殼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內地核0.09675。6.地核主要由鐵構成,盡管可能含有少量輕質物質,地核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7.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鐵/鎂硅酸鹽構成,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以及鐵、鈣、鋁等元素構成。8.地殼主要由石英和類長石組成。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