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助我公壽骨”出自宋代吳則禮的《清平樂》。“欲助我公壽骨”全詩《清平樂》宋代吳則禮雪余寒退。惟有青松在。春不加榮寒不悴。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7d3d539b6003af30134e6e1272ac65c1138b6a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用舍如公都耐。流肪磊落龜蛇。會留紅日西斜。欲助我公壽骨,蟠桃等見桃花。《清平樂》吳則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清平樂》是一首宋代吳則禮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譯文:雪已退去,寒氣漸消。唯有青松屹立。春天不增添繁榮,寒冬不使它凋謝。它堅守著如同古代帝王一般的高尚品質。生命的起伏如同滔滔江水,坦然面對紅日西斜的時刻。希望能夠增添我公公的壽骨,就像蟠桃樹上開滿桃花一樣。詩意:《清平樂》以描繪自然景象為主題,通過雪已消退、青松屹立等形象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堅貞高尚品質的贊美和對生命起伏的接受。詩人用青松來象征忠誠和堅定不移的品質,表達了對這種品質的崇高敬意。他將生命的起伏比作滔滔江水,說明人生充滿了起伏和變化,但要坦然面對。最后,詩人希望能夠給予他的公公長壽和幸福,表達了對長輩的尊敬和祝福。賞析:《清平樂》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雪消退、青松挺立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品質和堅定信念的贊美。青松象征了忠誠和堅定,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象征之一。詩人通過將青松與忠誠、堅定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這種品質的推崇和贊美。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生命起伏和變化的接受態度,以滔滔江水的形象說明了人生的不可預測性和變幻莫測。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長輩的尊敬和祝福,希望能夠給予他的公公長壽和幸福。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堅貞高尚品質和生命起伏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