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的特點和來歷
金箍棒的特點和來歷
金箍棒的特點。1.尺寸變化自如:孫悟空通常將金箍棒縮小至繡花針大小,藏于耳內。遇到敵手時,能迅速取出,恢復至碗口粗細,成為強大的戰斗工具。2.強大破壞力:金箍棒的威力巨大,書中形容其“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作為《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兩頭裝飾有金色金屬片,中間部分為黑色鎢鐵,上面星辰點綴,且有文字注明:“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并刻有復雜的圖案與龍鳳紋樣。在東海之時,它有斗來粗,兩丈多長,孫悟空后來調整其大小,以適應自己的身形,平時則縮小藏于耳內。
導讀金箍棒的特點。1.尺寸變化自如:孫悟空通常將金箍棒縮小至繡花針大小,藏于耳內。遇到敵手時,能迅速取出,恢復至碗口粗細,成為強大的戰斗工具。2.強大破壞力:金箍棒的威力巨大,書中形容其“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作為《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兩頭裝飾有金色金屬片,中間部分為黑色鎢鐵,上面星辰點綴,且有文字注明:“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并刻有復雜的圖案與龍鳳紋樣。在東海之時,它有斗來粗,兩丈多長,孫悟空后來調整其大小,以適應自己的身形,平時則縮小藏于耳內。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05556152.jpg)
金箍棒的來歷:孫悟空的標志性兵器,源自他與東海龍王的交易。傳說中,此棒為太上老君鍛造的神鐵,刻有“如意金箍棒”字樣,是大禹治水時借走并治水后遺留在東海的,被稱為“天河定底神珍鐵”。最終,孫悟空在龍宮獲得此寶。金箍棒的特點:1. 尺寸變化自如:孫悟空通常將金箍棒縮小至繡花針大小,藏于耳內。遇到敵手時,能迅速取出,恢復至碗口粗細,成為強大的戰斗工具。2. 強大破壞力:金箍棒的威力巨大,書中形容其“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作為《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兩頭裝飾有金色金屬片,中間部分為黑色鎢鐵,上面星辰點綴,且有文字注明:“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并刻有復雜的圖案與龍鳳紋樣。在東海之時,它有斗來粗,兩丈多長,孫悟空后來調整其大小,以適應自己的身形,平時則縮小藏于耳內。
金箍棒的特點和來歷
金箍棒的特點。1.尺寸變化自如:孫悟空通常將金箍棒縮小至繡花針大小,藏于耳內。遇到敵手時,能迅速取出,恢復至碗口粗細,成為強大的戰斗工具。2.強大破壞力:金箍棒的威力巨大,書中形容其“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作為《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兩頭裝飾有金色金屬片,中間部分為黑色鎢鐵,上面星辰點綴,且有文字注明:“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并刻有復雜的圖案與龍鳳紋樣。在東海之時,它有斗來粗,兩丈多長,孫悟空后來調整其大小,以適應自己的身形,平時則縮小藏于耳內。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