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并軌是指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放開部分商品價格,實現計劃價格和市場調節價格并存的狀態。
詳細解釋如下:
價格并軌的概念
價格并軌是指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商品價格管理方式的一種改革措施。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多數商品的價格都是由國家統一制定并管理的,即計劃價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逐步引入市場機制,國家開始放開部分商品的價格,允許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這樣一來,同一商品市場出現了計劃價和市場價兩種價格并存的現象。這一過程就被稱為價格并軌。
價格并軌的背景和目的
價格并軌是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逐漸發展,原有的完全計劃價格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價格并軌的實施旨在逐步放開價格,增強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經濟的活力。通過價格并軌,國家逐步將市場機制引入資源配置領域,促進經濟效率的提升。
價格并軌的實施過程
價格并軌的實施通常是逐步進行的。國家會選擇部分商品或行業先行放開價格,允許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形成。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和改革的深入,再逐步放開更多商品的價格。在這個過程中,國家還會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穩定市場價格,防止因價格放開導致的市場混亂。最終目標是實現完全的市場定價機制,使商品價格真正反映市場供求狀況。
總之,價格并軌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措施,旨在逐步引入市場機制,增強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經濟的活力。